首页> 中文学位 >2004年度典型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
【6h】

2004年度典型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概述

1.1上市公司评价的定义和现实意义

1.2公司评价理论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方法国内外现状

2.1国外有关公司评价方法的现状

2.2国内有关公司评价方法的现状

第三章上市公司综合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

3.1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的研究对象——上证50上市公司

3.2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变异系数总指数法

3.3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的框架

第四章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4.1企业盈利性指标

4.2运营成长性指标

4.3金融健康性指标

第五章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

5.1上市公司综合评价附加指标的分析说明

5.2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分析

5.3优秀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采用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在构建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变异系数总指数法对50家典型上市公司各财务指标进行了综合计算,从企业盈利性、运营成长性和金融健康性三方面综合评价这50家上市公司,避免了人的主观随意性,从而能客观、合理地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一部分阐述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对国民经济的现实意义,并对公司业绩评价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然后简要回顾公司业绩评价理论的演变。本文是以社会投资者的身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 第二部分介绍国内外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目前国外在上市公司评价方面有较权威的美国《财富》和《商业周刊》杂志对上市公司的评价方法;国内重点介绍了诚信证券评价系统、《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系统、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等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方法。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这次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的研究对象——上证50上市公司;接下来是上市公司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变异系数总指数法;最后是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业绩评价体系内容包括指标、权重和评分方法。其中业绩指标的设计是重点。 第四部分以上证50指数股上市公司2004年度报表所提供的诸多财务指标为依托,结合变异系数法和汪氏模型筛选出所需财务指标,并配以能与宏微观经济环境相匹配的客观动态权数体系建立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模型。从企业盈利性、运营成长性和金融健康性并结合上市公司的具体实际,对50家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第五部分以第四部分的计算结果为基础,把企业盈利性类指、运营成长性类指和金融健康性类指作为分类指标,再次运用变异系数总指数法对这三类分类指标进行平均,从而得出综合实力总排名。同时加入另外三项比较重要的附加指标来做参考评估。 第六部分为总结和展望。这部分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然后对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