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研究
【6h】

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1.1.2选题的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城市物流管理

1.2.2供应链管理

1.2.3供应链不确定性管理

1.2.4物流应急管理

1.2.5预警管理

1.3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系统理论及其进展

2.1经典系统理论

2.1.1一般系统理论

2.1.2信息论

2.1.3控制论

2.2复杂系统理论

2.2.1自组织系统理论

2.2.2复杂巨系统理论

2.2.3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复杂网络——复杂系统的描述

2.3.1复杂网络的统计性质

2.3.2复杂网络模型

2.3.3复杂加权网络

2.4本章小结

第3章城市物流系统

3.1城市物流系统的概念、范畴及特征

3.1.1城市物流系统的概念及范畴

3.1.2城市物流系统的特征

3.2城市物流系统与其他物流系统的区别

3.2.1城市物流与企业物流、产业物流的区别

3.2.2城市物流与城市圈物流、省际物流、国际物流的区别

3.3城市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

3.3.1城市物流组织平台

3.3.2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3.3.3城市物流信息平台

3.3.4城市物流政策保障体系

3.4城市物流系统网络化

3.4.1城市物流网络的概念

3.4.2城市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3.4.3城市物流网络的类型

3.5城市物流系统运作的复杂性分析

3.5.1城市物流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3.5.2基于复杂自适应性的城市物流系统运作模式分析

3.6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研究模型

3.7本章小结

第4章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及其形成机理

4.1脆弱性的概念及其演进

4.2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模型

4.2.1几个有代表性的脆弱性概念模型

4.2.2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模型

4.3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内涵

4.3.1城市物流系统物理基础的脆弱性

4.3.2作业主体物流管理能力的脆弱性

4.3.3城市物流系统预警与应急体系的脆弱性

4.4城市物流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因素

4.4.1城市物流规划

4.4.2城市物流技术

4.4.3城市物流政策

4.4.4城市产业供应链系统内各主体间的协调性

4.5导致城市物流系统扰动的不确定性因素

4.5.1供应链系统的不确定性

4.5.2突发公共事件

4.5.3宏观经济的波动

4.6本章小结

第5章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5.1常用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5.1.1常用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

5.1.2几种脆弱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5.2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评价模型

5.3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层次

5.3.1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层次

5.3.2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研究层次的权重

5.4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4.1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5.4.2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评价指标集

5.5城市物流系统网络拓扑层指标的计算

5.5.1网络抗毁性指标的计算

5.5.2网络可用性指标的计算

5.5.3网络承载能力指标的计算

5.6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评价方法

5.7本章小结

第6章城市物流系统鲁棒控制技术与方法

6.1鲁棒性概述

6.1.1鲁棒性的概念

6.1.2鲁棒性系统的特点

6.1.3鲁棒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6.2城市物流系统鲁棒控制的基本思想

6.3城市物流系统空间改造策略——系统规划与再造

6.3.1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再造的原则

6.3.2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再造的技术路线

6.3.3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再造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6.3.4城市物流网络设计的相关问题

6.4城市物流系统时间压缩策略——共同配送

6.4.1共同配送理论分析

6.4.2共同配送模式

6.5城市物流系统信息共享策略

6.5.1城市物流信息共享技术

6.5.2城市物流共享信息系统

6.6城市物流系统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策略

6.6.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6.6.2供应商关系管理

6.6.3客户关系管理

6.7本章小结

第7章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保障机制

7.1预警管理的基本思想

7.1.1预警管理的基本原理

7.1.2预警管理体系的结构

7.1.3预警管理体系的业务流程

7.2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的预警管理体系

7.2.1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的预警管理对象

7.2.2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预警管理体系的功能与目标

7.2.3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预警管理体系的工作内容

7.2.4置入预警功能的城市物流系统组织管理模式

7.2.5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预警管理的程序

7.3基于突发事件的城市物流系统应急保障机制

7.3.1应急物流的特点

7.3.2城市物流系统应急保障机制的组成

7.3.3城市物流系统应急保障机制的运作

7.4城市应急虚拟物流体系

7.4.1城市应急虚拟物流系统

7.4.2城市应急虚拟物流系统的运作模型

7.4.3城市应急虚拟物流系统的组织模型

7.5本章小结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创新点

8.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城市物流系统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大动脉,为国民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提供了保障。随着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学术界在总结应急措施的经验教训时,发现了现代物流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的角度来看,城市物流系统必须要保证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供给,即便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紧急状态下,也必须确保物流活动的通畅和物流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物流系统也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使之即使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是一个值得理论界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武汉城市圈现代农产品物流规划研究》(湖北省发改委项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城市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评估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为目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控制理论以及各种优化思想,并结合供应链管理、城市物流管理、预警与应急管理的最新理论、方法和结论,从政府行政管理的宏观层面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微观层面,对城市物流系统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建立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研究模型。本文围绕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这一主线,对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评估的技术与方法,从鲁棒控制的角度提出减低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技术与方法,进而建立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的保障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1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基本目标、研究方法、全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系统理论及其进展:对系统科学中主要理论的思想、内容与方法进行概述,为后续各章研究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奠定理论基础。 第3章城市物流系统:结合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系统分析城市物流系统的概念、范畴、特征、体系结构、网络化及运作模式,建立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研究模型。 第4章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及其形成机理: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些脆弱性概念,提出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模型,分析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内涵,系统研究城市物流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因素和导致城市物流系统扰动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5章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评价模型,提出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层次、指标体系、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第6章城市物流系统鲁棒控制技术与方法:从鲁棒控制的角度,提出一些减弱城市物流系统内在不稳定性因素、增强城市物流系统抵御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能力的技术与方法。 第7章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保障机制:从预警的角度,建立城市物流系统安全性的预警管理体系,以保证城市物流系统自身的安全。从城市赈灾救灾的角度,建立基于突发事件的城市物流应急保障机制和城市应急虚拟物流体系,以保证城市物流系统应急保障功能的发挥。 第8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以及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