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6h】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一带,地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生态系统具有复合性和脆弱性。同时,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环境污染的轻重,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对调水工程有着重要意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多丘陵和山地,人口多,素质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经济落后,该区选择何种发展模式,通过哪些管理手段,以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调水的水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实践模式,是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既包含了工业、农业等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还涵盖了消费方式和服务部门运行方式的变化。因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对于建立区域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调水工程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研究以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源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为背景,运用文献法,生态足迹分析法,物质流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作者通过生态足迹对水源区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EFA)发现: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南阳各类生物生产土地所占的生态足迹比重可得出:1)各土地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反映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南阳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状况。2)林地和建筑用地供大于需,建筑用地的生态盈余最大;草地、耕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供不应求,草地的生态赤字最大。3)南水北凋中线水源地南阳资源的利用效益较低,生物生产面积的产出率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都较低。
   通过物质流对水源区的经济--环境系统分析发现: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南阳市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消耗有下降趋势,但是,直接消耗物质和GDP同步增长,GDP总量增长仍然是依靠高的资源消耗实现的。(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南阳市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消耗物质输入中以水泥、大理石板和机制砖为主,体现了建筑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工业污染物随经济增长同步增长,而且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显示出南阳市经济的增长仍然属于粗放式增长。(4)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人均物耗高,而人均输出也同步增长,显示出大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面临很大压力,公众高消费的意识高于节约意识。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人口问题突出。第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需要改变。第三,南阳市经济的增长仍然属于粗放式增长。第四,生态赤字仍然有扩大趋势。在2004年以前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在2004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趋于下降,但总体而言,历年来南阳市的生态赤字都比较大。第五,区域内部发展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基于中线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以下管理模型:
   (1)公众与环境的可持续模型:参与并实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并以自己的行为使这些战略与计划得以调整;参与并实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如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等;以自己的生产劳动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以自己的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善待环境、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环境的改善和美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2)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型: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生态农业模式;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通过建立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实现的;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消费来支撑的。
   (3)产业与政府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型:第一,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第二,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链。第三,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
   为了对中线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不同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所了解,作者结合生态足迹分析和物质流分析的结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2007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为:
   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呈良性态势,2000年到2004年可持续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是,2005年又出现了小的波动。
   从三个主因子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来看,影响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系统是人口系统和环境资源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从城乡收入差距可以看出,因此,在实现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的可持续质量。
   基于前面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依赖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方面的力量,才能形成各尽其职、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共同行动”的有效运行机制。因此,应做到:立足于公共管理论,加强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法律政策为基础,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资源节约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学的控制区域人口数量的增长,积极提高人口素质,降低生态环境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