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住宅节能的受益主体及效益量化
【6h】

住宅节能的受益主体及效益量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住宅节能的概念

1.2 住宅节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范围、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范围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逻辑框架

第2章 住宅节能受益主体分析

2.1 住宅节能相关主体

2.2 相关主体利益分析

2.2.1 政府

2.2.2 开发商

2.2.3 业主

2.2.4 其他

2.3 关键主体的确定

2.4 关键利益主体的建议概况

第3章 住宅节能的外部性研究

3.1 外部性的含义及特征

3.1.1 外部性的含义

3.1.2 外部性的特征

3.2 外部性的经济效应

3.3 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

3.4 住宅节能的外部性原理

3.4.1 住宅节能的正外部性分析

3.4.2 住宅节能的公共外部性分析

3.4.3 住宅节能的代际外部性分析

3.5 住宅节能外部性内部化措施

第4章 节能住宅推广动力分析

4.1 政府——开发商

4.1.1 政府对开发商的调控手段——强制性措施

4.1.2 政府对开发商的调控手段——激励性措施

4.2 政府——消费者

4.2.1 政府对消费者的调控手段

4.2.2 建立科学的住宅能耗标识体系

4.3 开发商—消费者

4.4 节能住宅推广动力总结

第5章 住宅节能效益内部化的政策研究

5.1 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5.2 住宅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类型

5.3 采用经济激励政策的相关模型

5.3.1 财政补贴的约束模型

5.3.2 税收优惠的约束模型

5.3.3 贷款优惠的约束模型

5.4 住宅节能激励政策方案的设计

5.5 住宅节能效益内部化存在的问题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建筑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者之一,其消耗的能源和释放的温室气体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和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能耗总量是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在建筑能耗中住宅能耗占据着很大的比例,针对以上的现象,我国己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体系,旨在推动住宅节能的更好实施和健康发展。但是,实际情况表明,我国住宅节能的实施效果还有待增强。
   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建筑能耗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住宅节能的巨大潜力和意义,并介绍了住宅节能的内涵,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住宅节能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及如何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论文分析了住宅节能的相关利益主体,根据各相关利益主体在节能住宅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政府、开发商、消费者是住宅节能的关键利益主体,并重点分析三者在住宅节能的各个阶段的作用。并结合微观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提出住宅节能所具有的正外部性及代际外部性等特点,寻求外部性内部化的各种措施,认为采取政府干预是住宅节能外部性内部化的最好措施,具体实施的时候应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
   基于住宅节能主要受益主体的利益分析,提出了节能住宅的具体激励政策,并建立了相关的约束模型,具体量化了外部性效益,转化成政府应付出的成本。最后,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节能的激励政策设计及促进节能住宅产业发展有待于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实现我国住宅节能工作飞跃式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