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的CDMA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h】

基于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的CDMA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技术背景介绍

1.1.1软件无线电(SDR)技术

1.1.2 CDMA技术

1.2课题研究意义

1.3课题来源与论文结构

第2章系统方案

2.1系统需求分析

2.2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的制定及元器件的选定

2.3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3章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

3.1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总体功能介绍

3.2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硬件电路设计

3.2.1 FPGA主控芯片电路设计

3.2.2 DSP芯片电路设计

3.2.3 AD/DA芯片电路驱动设计

3.3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系统PCB电路设计

3.4本章小结

第4章CDMA通信系统功能设计

4.1 CDMA系统

4.2 PN序列及GOLD序列的产生

4.2.1 PN序列的产生原理

4.2.2 PN序列优选对和Gold序列的产生

4.3扩频与解扩

4.3.1扩频

4.3.2解扩

4.4卷积码编译码

4.4.1卷积码编码

4.4.2维特比(Viterbi)译码

4.5交织解交织

4.6 BPSK调制及相干解调

4.6.1 Costas环提取载波同步

4.6.2数字锁相环提取位同步

4.7本章小结

第5章CDMA系统各模块实现及仿真

5.1仿真软件与硬件设计语言VERILOG HDL介绍

5.1.1计算与仿真软件Matlab

5.1.2综合工具Quartus Ⅱ

5.1.3波形仿真工具ModelSim SE

5.1.4硬件设计语言VERILOG HDL

5.2 PN序列及GOLD序列产生的FPGA实现

5.3卷积编码模块及维特比译码模块的FPGA实现

5.4交织解交织模块FPGA实现

5.5扩频解扩模块FPGA实现

5.6 PSK调制及相干解调的FPGA实现

5.6.1 PSK调制

5.6.2 Costas环提取载波同步的SIMULINK实现

5.6.3 Costas环提取载波同步的FPGA实现

5.7数字锁相环提取位同步时钟的FPGA实现

5.8 CDMA试验系统的FPGA实现

5.8.1总体联调

5.8.2硬件实现测试结果

5.9本章小结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1课题研究的总结

6.2课题研究的扩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软件无线电技术因为其参数可调、升级和维护方便、且相比传统的硬件设备具有灵活性,使之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2009年1月7日工信部(和信息化部)将3张3G牌照分别发放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伴随着国内运营商的重组,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技术重新受到国内业界的关注。
   本文首先设计基于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的CDMA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以“FPGA+DSP”为核心,外接专用的AD,DA芯片及存储芯片等,完成整个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的设计。然后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了CDMA数字及语音传输系统,包括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及Gold序列的产生、扩频与解扩、卷积码编译码、交织解交织、BPSK调制及相干解调,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整体调试,完成CDMA通信的整个流程。
   本文的创新点在以下两个方面:
   (1)硬件设计上,本文以“FPGA+DSP”为核心,特地配置了一片单片机用来进行程序存放,可以一次性的把所有的程序存放在MCU里,然后根据个人需要用拨码开关来进行程序的选择,避免了重复下载程序造成的一些芯片烧毁等非人为的意外发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2)软件实现上,在相干解调的Costas环提取载波同步中,本文提出一种用CIC滤波器代替传统的环路滤波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FPGA资源。
   论文的关键部分是基于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的CDMA通信系统的FPGA及硬件实现,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完成CDMA通信系统中各个模块的程序设计,并在QuartusⅡI和Modelsim软件开发平台下(综合工具选择QuartusⅡ8.1,波形仿真工具选择ModelSim SE6.1f)完成了系统的程序设计与仿真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