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动态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
【6h】

基于动态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集群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集群竞争优势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动态创新能力与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小企业集群概念界定

2.1.2 集群竞争优势内涵

2.1.3 动态创新能力内涵

2.2 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2.2.1 产业聚集效应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企业持续成长理论

2.2.4 技术创新理论

2.3 动态创新能力理论分析

第3章 中小企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

3.1 知识传播促进产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的实现

3.1.1 知识传播引起的集群信任性特征和网络性特征

3.1.2 知识传播途径

3.2 集群学习是产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实现的重要途径

3.2.1 集群学习方式

3.2.2 集群学习的目的

3.3 竞争协作是产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的重要实现形式

3.3.1 协作关系与集群动态创新能力

3.3.2 竞争关系与集群动态创新能力

第4章 动态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4.1 动态创新能力是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

4.1.1 动态创新能力改善集群静态性发展

4.1.2 动态创新能力使集群具备特异性优势

4.2 动态创新能力提升集群竞争优势的途径

4.2.1 全面化动态创新的集群持续竞争优势

4.2.2 生态化动态创新的集群持续竞争优势

4.2.3 网络化动态创新的集群持续竞争优势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概况及历程

5.1.1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概况

5.1.2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历程

5.2 柳市电器集群创新能力分析

5.2.1 社会文化创新

5.2.2 分工模式创新

5.2.3 支持网络创新

5.2.4 地方政府支持及政策支持创新

5.3 基于创新能力的柳市电器集群竞争优势表现

5.3.1 特有的温州文化和集群信任

5.3.2 完善的知识和生产网络

5.3.3 集群企业获得较高产出投入比

5.4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5.4.1 产品差异化度有待提高

5.4.2 小企业创新投入有待提高

5.4.3 集群区域环境污染严重

5.5 提升柳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相关对策建议

5.5.1 加强政府对柳市企业集群的支持力度

5.5.2 完善利于柳市企业进行创新的市场环境

5.5.3 实现柳市企业家族式经营向公司制经营的转变

第6章 研究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小企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乃至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内中小企业集群最先出现在江浙一带,并己经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作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研究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并维持其持续竞争力对指导我国集群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对此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有说服力的成果,对于集群发展中潜在的风险关注不够,对于集群竞争优势的刚性认识不足,因而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或偏于一隅或浮于表面。本文基于先行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从集群的动态创新能力角度分析了竞争优势的源泉,进而提出了提升集群竞争优势的途径,最后以柳市低压电器集群为例,对其动态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面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有效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来源,进而研究实现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机制和途径,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其次对中小企业集群、集群竞争优势及动态创新能力进行了相关的概念界定,同时对集群竞争优势进行了理论回顾。第三部分从知识流动、集群学习以及协作竞争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的实现机制,其中知识技术的顺畅流动是实现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的基础,而集群知识的顺畅流动是通过集群间组织的学习实现,通过学习创新,需要借助一定的动力机制才能才学习体系良性运转,这种机制即集群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协作竞争关系。第四部分通过对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的分析,该部分论证了动态创新能力克服集群静态优势及提升集群特异性,进而说明动态创新能力是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并提出了提升竞争优势的相关途径。第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介绍了柳市低压电器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历程,并分析了其动态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表现,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