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USB的应用程序的设计与研究
【6h】

基于USB的应用程序的设计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本文所要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1.3、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USB协议介绍

2.1、USB概述

2.1.1、USB发展简史

2.1.2、USB优点

2.2、USB基本特性

2.2.1、USB在机械和电气方面的特性

2.2.2、USB的编码方式

2.2.3、USB系统的结构、分层

2.3、USB设备

2.3.1、USB设备状态

2.3.2、USB设备描述符

2.3.3、USB设备请求

2.3.4、USB设备枚举

2.4、USB总线传输协议

2.4.1、事务概述

2.4.2、USB字段格式

2.4.3、USB信息包

2.4.4、USB事务处理

第3章 USB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3.1 WDM驱动程序模型概述

3.1.1、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概述

3.1.2、WDM驱动程序模型概述

3.2、WDM驱动程序的模型、分层与组成

3.2.1、WDM驱动程序的模型

3.2.2、WDM驱动程序的层次模型

3.2.3、WDM驱动程序的组成

3.3、WDM内核模式对象与驱动程序的实现

3.3.1、WDM内核模式对象

3.3.2、IRP数据结构

3.3.3、IRP基本操作

3.3.4、WDM驱动程序的实现

3.4、USB设备驱动程序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3.4.1、开发工具简介

3.4.2、开发环境设置

3.4.3、利用开发工具生成驱动程序框架

第4章 USB应用程序设计

4.1、驱动程序设计

4.1.1、驱动程序设计

4.1.2、安装驱动程序

4.2、应用程序设计

4.2.1、应用程序需要实现的功能说明

4.2.2、Visual C++中MFC介绍

4.2.3、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的通信

4.2.4、应用程序功能实现

第5章 系统调试

5.1、基本功能调试

5.2、读取描述符测试

第6章 总结展望

6.1、本文课题研究总结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新型接口,相对于PC传统的串/并行接口,USB具有诸多优点如较高的数据传输率、即插即用、热插拔、易扩充和低成本等。
   随着USB2.0通用串行总线规范的发布,将USB的传输速度提高到480Mb/s后,USB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已经成为PC的标准接口了,而且应用USB接口的设备也越来越多。
   研究USB接口的通信协议,包括USB基本架构与总线结构,硬件规范,NRZI编码方式,控制传输、批量传输、中断传输以及等时传输四种USB数据传输方式,设备枚举及USB设备描述符等内容。
   本文另一个重点研究的内容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内核模式下的WDM驱动程序。通过对其特点、关键概念、开发方法进行介绍后,将着重分析该模式下的USB驱动程序的架构。采用DriverStudio开发USB设备驱动程序是本文的一个特色,使用该工具构建USB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和其中关键例程的实现都可以作为今后WDM驱动程序研究和开发的借鉴。
   上位机应用程序采用VC6.0开发工具,通过调用Win32API函数的打开设备CreateFile()、读/写设备WriteFile()/ReadFile()、I/O设备控制DeviceIOControl()及关闭设备CloseFile()等函数实现与基于USB接口的通信。
   本文对我们在研究和开发USB接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展望了USB发展的美好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