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创新绩效研究
【6h】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创新绩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开放式创新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开放式创新的特点

2.2 开放式外部技术获取的来源

2.3 开放式外部技术获取的过程分析

第3章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

3.1 开放式外部技术获取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开放式外部技术获取的创新绩效分析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章 评价方法研究

4.1 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

4.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第5章 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5.1 实证分析

5.2 对策研究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创新周期的不断缩短、技术更迭的速度加快、巨额的R&D投入、知识转移效率低下等巨大挑战,如何快速高效的获取技术实现创新成为企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在技术日益复杂化、交叉化及创新综合化的共同作用下,开放式创新替代了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产生使企业跨越了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对领先技术的封锁。伴随着我国企业实现外部技术获取市场环境的逐渐成熟,国内相关法规日趋完善,利用外部技术源实现创新并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外部技术获取投入与产出不平衡极大削弱了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积极性,如何提高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创新绩效成为新的挑战。
   本研究以开放式创新为切入点,紧紧抓住我国企业大规模实施外部技术获取战略这一现实背景,通过梳理国内外开放式创新和外部技术获取的相关理论,分析比较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异同点,对开放式创新做了全面的解释;结合外部技术获取理论和本文的研究特点,总结界定各类外部技术源和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从技术识别、确定外部技术获取模式、技术转移和外部技术内部化四个核心步骤分析外部技术获取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技术特性、企业特性及政府支持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外部技术获取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明确各个影响因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深入分析外部技术获取的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
   最后,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从财务、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角度提炼企业创新绩效的指标,建立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种可能采用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劣势和使用条件,结合本项目指标体系和数据资料的具体特征,确定适用于本研究的评价方法。最后,以湖北省18家上市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评价结果有利于企业更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外部技术获取策略,为评估对象改进工作、调整决策、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最佳创新绩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