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APAD的社区养老“乐”系统设计研究
【6h】

基于SAPAD的社区养老“乐”系统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研究的内容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养老现状研究

2.1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现状研究

2.2国外多元化养老模式的现状研究

2.3国外社区养老的实践经验启示

第3章 社区养老“乐”系统研究

3.1社区养老

3.2社区养老系统

3.3社区养老“乐”系统研究

第4章 “乐”系统用户的行为分析

4.1用户与行为观察

4.2用户行为分析

4.3行为关联物/人分析

第5章 基于用户行为的意义关系建构

5.1意义的分析与提取

5.2意义的关系建构

5.3意义的最终关系建构

第6章 基于意义簇的系统建构

6.1意义关健物/人分析

6.2基于意义簇的系统单元建构

6.3设计机会

6.4社区养老“乐”系统设计—伴儿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7.2方法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A 经验层的意义关系建构

附表B语意层的意义关系建构

附表C语用层的意义关系建构

展开▼

摘要

SAPAD方法模型(符号学路径下的产品建构)是由胡飞教授2011年在美访学期间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Keiichi sato教授合作研究出的一种在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中根据用户的意指和经验进行产品建构的创新方法模型。方法起源于对符号学的深度分析,引出符号学研究中解释行为意义的六个层次,再结合人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两个维度:行为与产品,最终构建起产品建构中第三个维度:意义。通过建立行为—产品—意义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产品的创新建构过程。其创新之处在于,从意义的角度重新建构单元(Unit),而不是仅依赖于现有的行为,现有的使用行为受到了既有产品的外观、技术原理、结构等的限制,是一种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其研究本质依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本文将在单一产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SAPAD方法模型进行系统的设计研究,即对社区养老的娱乐系统进行建构与设计,选取的用户案例是武汉市莲溪寺社区内的一对独居老人。首先是基于老人娱乐行为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对老人用户一天娱乐行为的观察与访谈,正确理解老人行为背后的意义,并引入布尔逻辑运算对意义之间的关系按照四级标准进行关联矩阵分析,从而聚类出一定的意义簇(意义的集合)完成意义关系的建构。意义簇的形成将造成物的重新集聚。然后经过意义—行为—物三者映射关系的分析,找出与每个意义对应的物,并在意义簇的基础上进行物的关联矩阵分析,进而建构出创新的功能模块或者产品。
  此次研究为SAPAD方法模型的延伸研究,旨在检验SAPAD方法模型在系统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效果,为此方法模型提供实践参考案例,进一步完善符号学路径下产品建构的理论体系,并探索此方法模型的应用领域。
  本文也希望通过对社区养老的研究,关注老人与产品交互中的社会价值、群体认同、情感需求和行为意义,寻找设计机会,优化和满足老人用户的养老需求,也为即将到来的深度老龄化社会进行微薄但有益的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