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国之间: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当代乡村治理研究
【6h】

家国之间: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当代乡村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2章 帝制中国的家国文化及其乡村治理

2.1 家国同构文化的形成理据

2.2 家国同构的政治表征

2.3 家国同构下的乡村治理

第3章 现代民族国家公民文化及其地方治理

3.1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

3.2 现代民族国家公民文化的特征

3.3 现代民族国家的地方治理

第4章 家国分梳背景下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文化困局

4.1 建国以来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

4.2 当代乡村政治文化的两难

第5章 以乡村政治文化的优化来推进村治现代化

5.1以治理为导向的政治文化建设目标

5. 2重估传统政治文化

5.3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契机来孵化政治文化

5.4完善乡村自治体系推动政治文化的优化

5. 5培育乡村公民政治文化生长的主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展开▼

摘要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构成了当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学界对乡村治理的研究多集中于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等,对传统政治文化与乡村治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如何调适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尝试从政治文化角度,比较传统中国家国政治文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文化,重新审视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现状、提出优化乡村治理的政治文化对策,达到“述往事,思来者”的目标。
  全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阐述了土地、血缘、儒家伦理思想等因素在家国同构形成中的作用,乡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家族文化、乡绅、乡里制度三者共存的自治。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首先分析了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商品经济、战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历史原因,其次依据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观分析现代民族国家中,民主、法治、自由的基本特征,并对中国传统乡村与现代乡村的政治文化做出定性分析。第三部分中,对当代中国乡村的政治文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国家权力下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自治的建设,这些因素既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法治、自由、民主的公民文化,也冲击了传统的乡村政治文化,乡村呈现出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公民文化矛盾共存的格局。因此,如何更好的平衡、处理两种文化,对乡村治理尤为重要。第四部分中,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就如何通过政治文化的优化来促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提出若干对策。首先,从治理的基本价值出发来设定乡村治理的文化建设目标;其次,重新评估传统政治文化,发掘儒家对建构良好的乡村治理的积极文化要素,同时,要正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文化遗产;再次,通过发展乡村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来建构当代乡村治理文化生长的组织平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