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
【6h】

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2.1基本概念

2.2城镇形态的相关研究

2.3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研究

第3章 湖北省滨江小城镇概况

3.1湖北省滨江小城镇概况

3.2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发展问题

3.3长江经济带相关规划解读

3.4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4章 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

4.1滨江小城镇的形态形成

4.2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滨江小城镇的现代演变

4.3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影响因素与驱动力

4.4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模式

4.5滨江小城镇区域一体化的类型

4.6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北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优化调控

5.1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存在的问题

5.2滨江小城镇形态优化调控的目标与原则

5.3滨江小城镇形态优化的对策

5.4滨江小城镇区域一体化优化建议

5.5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研究结论

6.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图片来源

附录B 论文表格清单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展开▼

摘要

中部崛起战略、“十三五规划”等相关的国家或省域层面的战略都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强调了发展小城镇,特别是重点镇和中心镇。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实施至今已有五年之久,滨江小城镇形态出现了剧烈演变。湖北滨江小城镇的发展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对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对湖北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文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对小城镇、滨江小城镇、城镇形态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城镇形态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另外,梳理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后国内关于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研究。
  其次,文章通过分析湖北长江经济带内滨江小城镇的概况、滨江小城镇的发展特点,从城镇规模、经济区位环境、地形地貌条件等方面选取了四个代表性的重点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宜都市枝城镇、监利县白螺镇、嘉鱼县潘家湾镇、蕲春县蕲州镇。
  以四个滨江小城镇为实例,对比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前后滨江小城镇的形态演变,归纳总结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产生的驱动力,以及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模式和滨江小城镇区域一体化的类型。
  文章最后探讨了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实现城镇形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优化对策,以及滨江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优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