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焊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6h】

电焊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电焊作业工人计算机神经行为测试研究

1.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研究对象

1.1.2工作场所空气锰浓度测定

1.1.3生活环境锰浓度采样测定

1.1.4血锰浓度测定

1.1.5神经行为功能测定

1.1.6统计分析方法

1.2结果

1.2.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2.2工作场所锰浓度

1.2.3居住区大气飘尘及饮用水中锰浓度

1.2.4工人全血锰浓度

1.2.5计算机神经行为测试结果

1.2.6接触组血锰与神经行为测试结果的关系

1.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电焊作业对工人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2.1研究对象和方法

2.1.1研究对象

2.1.2车间空气锰浓度测定

2.1.3生活环境中锰浓度测定

2.1.4血锰浓度测定

2.1.5血清NE含量和ACHE活性的测定

2.1.6统计分析方法

2.2结果

2.2.1车间空气中锰浓度

2.2.2居住区大气飘尘及饮用水中锰浓度

2.2.3血锰结果

2.2.4电焊作业对工人血清NE含量和ACHE活性的影响

2.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电焊作业对工人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3.1研究对象和方法

3.1.1研究对象

3.1.2车间空气锰浓度测定

3.1.3生活环境中锰浓度测定

3.1.4全血锰、锌、铜、铁、镁、钙测定

3.1.5血清总NOS、iNOS活性的测定

3.1.6统计分析方法

3.2结果

3.2.1车间空气中锰浓度

3.2.2居住区大气飘尘及饮用水中锰浓度

3.2.3电焊作业对工人血液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

3.2.4电焊作业对工人血清总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

3.2.5电焊作业工人血清总NOS与NE、ACHE、神经行为测试结果的关系

3.3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锰的神经毒作用研究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对锰神经毒效应的早期检测和毒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却较为缓慢。目前,由于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劳动保护措施的加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接触高浓度锰导致的严重职业性锰中毒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较低水平、长期接触锰所致慢性影响,及“亚临床型中毒”问题则日益突出,表现为轻度功能性损害。按现有的科学水平,行为指标是检测和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亚临床损害的较合适指标。神经行为测试具有简便、无创伤、易被接受和较敏感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作多种神经毒物早期损伤的检测手段。目前已有许多神经行为测试组合,主要通过问卷或书面测试来完成。由于测试组合的构成、测试条件和主试者导语等的差异,不同研究者的结果常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Baker等发展了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实现了神经行为测试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结果的自动记录、储存,提高了测试的效度、信度和可比性。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