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玻璃钢化冷却过程预控模型与仿真
【6h】

玻璃钢化冷却过程预控模型与仿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钢化玻璃发展与应用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钢化冷却过程控制需求分析

2.1 玻璃钢化及工艺流程

2.2钢化冷却过程需求分析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却过程预控模型构建

3.1 温度场分析

3.2 应力场分析

3.3 预控模型构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化冷却过程的数值模拟

4.1 有限元模型

4.2 基于ANSYS的冷却过程模拟

4.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控模型的验证分析

5.1温度场验证

5.2 应力场验证

5.3 冷却速度控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2 ANSYS部分log文件代码摘录

展开▼

摘要

钢化可以消除或减少玻璃表面的微裂纹,改善其机械性能,提高其热稳定性。冷却是钢化的最后一道工艺,由于冷却过程中板面冷却均匀性很难保证、各点冷却时间长短不一,易产生玻璃自爆或表面应力斑,降低玻璃钢化质量。为此,需预控冷却过程,稳定钢化质量,主要包括:
  分析冷却过程中工艺控制需求,确定冷却速度和冷却时间为预控对象;根据傅里叶定律和玻璃应力松弛、结构弛豫特点,建立冷却速度与温度场之间关系模型、温度与玻璃粘弹性本构模型;推导冷却速度与残余应力之间变化关系,建立预控数学模型,通过冷却速度的调整,实现残余应力的预控。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玻璃钢化冷却过程中温度、应力变化过程的仿真模型。
  运行预控模型和进行多组仿真实验,获得相关结果:设定玻璃厚5mm及对流换热系数为190W/(m2?K),在前40s内应以0.375℃/s2匀减速加压急冷,在40s到80s间以0.125℃/s2均减速冷却,从而可约在7s时于玻璃板中心线上获得高达151℃的温差,保证钢化程度;在10s内将玻璃温度降到转变温度区以下,基本定型玻璃结构;获得近似抛物线的残余应力分布,可提供玻璃受力时所需的预应力。证明所建立的预控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或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