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
【6h】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现有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区域经济差异概述及核心理论

2.1 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

2.1.1 区域

2.1.2 区域经济

2.1.3 区域经济差异

2.2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2.2.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第3章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实证研究

3.1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概况

3.2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单一指标选取与分析

3.2.1 经济指标选取

3.2.2 方法选择

3.2.3 指标分析

3.3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指标选取与实证分析

3.3.1 综合指标的选取原则

3.3.2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

3.3.3 数据收集

3.3.4 实证分析

3.3.5 评价与小结

第4章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4.1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1.1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因素

4.1.2 区域社会因素

4.1.3 区域经济因素

4.2 基于面板数据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2.1 面板数据的选取

4.2.2 面板模型设定及检验

4.2.3 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快各省产业结构调整

5.2 提高区域投资水平

5.3 大力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

5.4 提高市场化程度

5.5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我国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六个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地域辽阔。近年来,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带动下,在既要保持粮食生产,又要发展工业的双重压力下,中部地区相互联动明显加强,陆续出台并实施的联动建设方案有效推动了中部区域的整体发展。然而,尽管中部地区发展迅速,但和其它地区相比,差距仍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雷同,体制机制陈旧、合而不作明显。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部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差异化的扩大。所以,缩小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差距,形成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区域经济,充分发挥中部区域的区域优势对于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同时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对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并对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包括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以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其次,利用单一指标及综合指标分析法对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反映了中部区域经济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扩大的趋势;然后,对形成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先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中部六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因素、区域社会因素、区域经济因素的影响,并对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区域投资水平、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较为显著性的影响;最后,针对中部六省具体的经济差异情况,提出了使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