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粒度分析在宜昌南津关地区白垩系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6h】

粒度分析在宜昌南津关地区白垩系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沉积环境研究

1.3 本文研究工作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域白垩系露头地层特征

3.1 五龙组典型剖面地层特征

3.2 罗镜滩组典型剖面特征

3.3 研究区域白垩系地层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图解法与矩法粒度参数特征的对比

4.1 矩法计算粒度参数分析

5 粒度参数分析典型剖面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5.1 五龙组典型剖面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5.2 罗镜滩组典型剖面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6 典型沉积环境的粒度特征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宜昌南津关地区出露的白垩系地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地野外沉积学调查,描述了地层的沉积构造及沉积结构特征,并采集了出露地层典型层位砂岩样品,进行了室内粒度分析,通过绘制粒度分布柱状图、概率累积图等粒度分析图件,解析样品粒度分布特征、计算粒度参数,分析了水动力特征及进行了沉积环境解释。以野外观察和室内粒度分析资料为基础,对南津关白垩系地层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工作及认识如下:
  1)粒度分析方法:在实验室人工分散后使用1/2φ套制筛进行筛分,称量得出各组分百分含量。论文数据及工作量:本文共描述剖面14个,累计剖面厚度170余米;拍摄野外照片200余张,采集样品65个,粒度分析样品43个,绘制剖面图14幅,粒度分布图13幅,剖面地层对比图2幅;绘制矩法与图解法分别计算粒度参数对照表1张。
  2)分别使用图解法和矩法计算了样品的粒度参数。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和分选两个参数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关性分别为0.87和0.66,相关性水平为显著相关,矩法计算平均粒径略大于图解法的计算值,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而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偏度和峰度影响较大,相关性分别为0.16和0.12,无明显相关性,矩法计算的偏态值略小于图解法的计算值,但是峰态值又以矩法计算的较大。
  3)通过分析主要剖面各粒度参数得出,样品粒度分布曲线多为单峰,少量为多峰;样品粒度粒径主要分布在1-4.5φ区间内,细尾特征明显,第一、二众数分布区间较窄,主峰偏向粗粒一侧。平均粒径在1.02-3.30φ之间,属中砂、粉细砂;分选(标准偏差)较差,偏态为正偏态,峰度尖锐;根据河流与浊流沉积物萨胡判别式,样品萨胡判别值在9.9390-16.5366之间,全部大于9.8433;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中跳跃总体十分发育,分选也较好;悬浮次总体较为发育,含量在10%-20%之间;少数样品有滚动次总体,含量10%左右,累积曲线上粒径、含量变化在河流砂概率累积变化范围之内,表明研究区域内五龙组砂岩为河流相沉积。
  4)研究区域主要出露下白垩五龙组地层,有少量上白垩罗镜滩组地层出露。出露的五龙组地层剖面为红褐色,沉积物以砂岩为主,粒级从粗砂到粉砂,发育深褐色泥岩,常见“砂包泥”沉积正旋回,剖面下部层厚较上部小,粒径较上部粒径大;层内粒序变化以下粗上细的沉积正旋回为主,透镜体、楔形体发育,发育平行层理,偶见交错层理,为典型的辫状河相沉积。上白垩罗镜滩组砾石层粒径在0.2-15cm之间,分选较差,磨圆较好。砾石主要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粒间间隙为砂质充填。未见明显粒序变化,属山区河流沉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