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恢复模式下边坡植物根系特征及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6h】

不同恢复模式下边坡植物根系特征及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 不同恢复模式下含根土壤的根系特征

3.1植物的根系特征

3.2不同径级的根系参数分布特征

3.3结论

4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渗透性研究

4.1不同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入渗性能分析

4.2土壤渗透性与根系参数

4.3土壤理化性质对渗透性的影响

4.4土壤渗透性与不同径级的根系特征

4.5结论

5土壤入渗模型比较研究

5.1 土壤入渗模型拟合结果

5.2 土壤入渗模型比较分析

5.3 结论

6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土壤渗透性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等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受制于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与植被类型、土壤结构、土壤种类和降雨强度等密切相关。为探讨不同修复模式边坡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室内环刀法对土壤入渗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将土壤物理学与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研究了不同修复模式下植物根系特征及其对土壤渗透特性的影响,并对入渗过程做出了模拟,结论如下:
  1)不同修复模式下植物根系特征和土壤渗透性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边坡不同位置处渗透速率均大于空白样。对4种不同的修复模式边坡植物渗透性分析发现:相对于空白样而言,4种恢复模式均能提高土壤渗透性,且增强效果各异。
  2)土壤的初始入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和渗透总量等各参数均随根系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增大而增强,且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
  3)利用Kostiakov经验公式、Horton入渗方程和Green-Ampt入渗公式和Philip入渗公式的综合形式在不同修复模式边坡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以Kostiakov经验公式在4种修复边坡下拟合的效果最佳,Green-Ampt入渗公式和Philip入渗公式的综合形式次之, Horton入渗方程拟合的效果最差,通过模型间的对比分析认为 Kostiakov经验公式不论是在入渗的衰退阶段还是稳定阶段,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均最小,可以作为表达土壤入渗过程的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