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及其在电子教室中的应用
【6h】

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及其在电子教室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

1.2研究背景

1.3研究意义

1.4研究现状

1.4.1即时信息检索相关研究

1.4.2知识和数据协同的相关研究

1.4.3多Agent系统相关研究

1.4.4用户兴趣在检索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1.4.5电子教室相关研究

1.5本论文的工作与贡献

1.6章节组织安排

第二章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相关理论与技术

2.1信息检索

2.1.1向量空间模型

2.1.2信息检索的评价

2.2搜索引擎

2.2.1信息采集

2.2.2标引

2.2.3索引数据库

2.3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2.3.1数据挖掘步骤

2.3.2主要技术

2.3.3 Web挖掘

2.4双库协同和双基协同

2.5多Agent技术

2.5.1 Agent

2.5.2多Agent系统

2.6用户个性化与兴趣向量

第三章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

3.1即时信息检索

3.2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概念的提出

3.3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

3.3.1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体系结构总体设计

3.3.2 Agent协同检索与精化系统

3.3.3 Agent的软件设计问题

3.4多协同的分析与设计

3.4.1数据库和知识库的协同

3.4.2软件代Agent的协同

3.4.3向量的协同

3.4.4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的电子教室

4.1电子教室的概念

4.1.1背景

4.1.2电子教室的特点

4.1.3当前电子教室的不足

4.2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电子教室总体设计

4.2.1主要思想

4.2.2基于即时信息检索的电子教室体系结构

4.2.3基于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的电子教室总体设计

4.3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电子教室分步设计与分析

4.3.1读写活动中的上下文分析

4.3.2输入缓冲区

4.3.3输出缓冲区

4.3.4抽取向量

4.3.5向量预处理过程

4.3.6向量提交

4.3.7检索操作

4.3.8基于课程模板的排序算法

4.3.9用户兴趣感知与排序

4.4返回结果优化处理

4.4.1精化处理过程

4.4.2读写有别

4.4.3字典核对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4.4.4速度的即时性保证

4.5分析与评价

4.5.1性能的效果发挥

4.5.2单个Agent软件设计复杂度的下降

4.5.3兴趣分类和聚类带来的效益

4.5.4三种协同与学习角色的相关性

第五章结论和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工作中充分利用已有后备信息正成为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目标。即时信息检索正是利用后台的信息资源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新的研究工作,通过软件代理感知系统的环境与当前的任务,感知的信息经过后台的数据库或者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以后,返回相关信息参考条目。它是一种信息检索主动辅助任务的应用模式。 本文的工作是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体系结构和设计框架。首次将数据库和知识库的双库协同,多代理协同,多向量协同同时用于即时信息检索。在双库协同系统中增加了缓冲知识库以提高运行速度,在多代理系统中考虑了代理通信,用KQML语言对通信原语进行了定义,检索中充分利用了兴趣向量和结果向量,并分析了这种设计框架。结论是对查准率有更多的优化,系统的实用面有很大的扩大。 第二,提出了一种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的应用模式。将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用于学习领域,探讨了在电子教室中的应用。对于载体为文本的任务,如阅读活动或者书写活动,提出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的电子教室并进行了体系结构的设计,给出了从上下文中得到关键词的算法,并且领域排序算法进行了设计,从内容层面对基于模板的匹配算法进行了设计,用(关键词,相关词,词汇表)分权重匹配的方法,对课程模板、兴趣模板进行了设计,根据匹配值的大小排序。 最后,给出了结论,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推进了Bradley Rhodes的工作,增加了信息感知的来源,提高了即时信息检索的效率和效果,将Agent从概念上进行了扩充,系统可以使用在多用户系统中,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电子教室对于改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工作,多协同即时信息检索电子教室的性能还需改进,基于性能来改进设计,提高电子教室的即时信息检索性能。在感知方式上,将文本感知扩大到媒体感知、综合感知。在应用上,还可向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扩展。除了用户兴趣之外,其它反映用户要求的心理内容在即时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