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市居民居住空间结构研究
【6h】

武汉市居民居住空间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居住空间结构

1.4.2 住区近域郊区化

1.4.3 住区远域郊区化

1.4.4 居住空间分异

1.4.5 非正规住区

1.4.6 “包容性”居住空间发展

1.4.7 “租售并举”的混居模式

2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1.1 权衡理论(Trade Off Theory)

2.1.2 土地经济学理论

2.1.3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1.4 社会网络理论

2.1.5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

2.2 社会空间统一体论(Socio-spatial dialectic theory)

3 武汉市居住空间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

3.1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过程

3.1.1 解放前城市空间结构发展

3.1.2 解放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

3.2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

3.2.1 1949年以前:居住空间按社会阶层分化

3.2.2 1949年-1979年:传统巨型蜂巢式结构

3.2.3 1980年以来:新型多元化社区并存与发展

3.3 居民居住状况剖析

3.3.1 住房规划情况

3.3.2 住房建设

3.3.3 居住空间分布

3.3.4 住房需求与消费状况

3.3.5 居住条件

3.4 居住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日益突出

3.4.2 居住空间呈现向郊区延伸趋势

4 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分析

4.1 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定量分析

4.1.1 研究范围与数据获取

4.1.2 不同价格商品住房的空间分异格局

4.1.3 不同类型住宅区空间分异格局

4.1.4 人口变动、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异

4.1.5 经济适用住房的居住空间分异

4.1.6 居住隔离度分析

4.2 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

4.2.1 四大圈层

4.2.2 多扇面

4.2.3 多中心综合组团模式

4.3 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

4.3.1 居住空间新圈层.扇形式分异

4.3.2 环湖沿江地带居住空间差异明显

4.3.3 中心城区居住隔离现象凸现

4.3.4 近郊区外缘成为主要居住区

4.3.5 社会阶层收入差异与居住空间分异相吻合

4.3.6 封闭居住社区内邻里交往淡漠

4.3.7 中高收入群体片状分布,中低收入群体居住融合趋势

4.4 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原因

4.4.1 城镇化的发展

4.4.2 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革

4.4.3 人地资源约束

4.4.4 基础设施建设异质化

4.4.5 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

4.4.6 住房供需多样化

5 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对城市社会发展的效应分析

5.1 正效应

5.1.1 充分体现土地价值

5.1.2 有利于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

5.1.3 有利于消除住宅市场积压

5.1.4 有利于城市社区管理

5.2 负效应

5.2.1 居住隔离加剧

5.2.2 中低收入群体的空间享有权被剥夺

5.2.3 “灰色区”“绝望景观区”增多

6 对策与措施

6.1 住房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6.1.1 意义

6.1.2 内容

6.2 住区郊区化发展

6.2.1 实施住区近域郊区化

6.2.2 实施住区远域郊区化

6.3 建立“租售并举”的混居模式

6.3.1 混居模式的涵义与目标

6.3.2 混居的利弊分析

6.3.3 武汉市居住混居模式的构建

6.4 发展非正规住区

6.4.1 内涵

6.4.2 建设方法与内容

6.5 完善武汉市住房保障与供应体系

6.5.1 原则

6.5.2 措施

6.6 “包容性”居住空间发展

7 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居住空间作为城市社会基本空间类型与重要的功能空间,其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城市社会和谐的构建与城市效率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以及大规模人口的快速积聚,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以经济收入为基础的不同收入群体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越来越凸现,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城市居民居住空间来有效解决不同收入群体间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现象,并有效改善和提高不同收入群体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等,对城市发展与城市社会和谐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滞性限制,根据国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居住空间布局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居民迁移的方向,且房地产市场数据能够快速反应住房供给结构变化并预测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结构与趋势。因此本文对武汉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时,借鉴生态学派、新古典学派、行为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制度学派等成熟的居住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基础上,应用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的扇形理论、乌尔曼与哈里斯的多核心理论、阿郎索的权衡理论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与社会空间统一体论等理论与方法,通过梳理武汉市居住空间发展过程及现状等信息,从住房供给的角度针对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发现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转型、人地资源约束、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异质化建设以及住房供需多样化等因素影响下,目前武汉市居住空间已经呈现以各大环线为基础的圈层一多扇面一多中心式居住空间分异格局,且分异现象具有环湖沿江地带居住空间差异明显,中心城区居住隔离加剧,明显的高端住宅与低端住宅组团式片状分布、中高与高端住宅居住融合趋势,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阶层贫富分化相吻合、封闭高档居住社区内居民的邻里交往也逐渐淡漠等特征。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下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虽然对土地价值体现、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居住需求、消除住房市场积压等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加剧了不同收入群体的居住隔离现象,造成了中低收入群体空间享有权被剥夺以及城市发展空间内灰色、绝望景观区的增多,不断影响着城市社会和谐环境的构建。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本文提出可通过将住房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对新房项目开发、居民的择居行为进行住区近域郊区化、远域郊区化的引导,并提倡对新房市场开展“租售并举”混居模式、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发展非正规住区、大力发展包容性居住空间、对关系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的保障住房供应体系进行完善等,试图缓解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等问题,营造一个和谐的居住空间。
   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居住空间结构研究动态与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与结构模型以及社会空间统一体论;
   第三章梳理了武汉市城市空间发展历程与居住空间发展过程,重点对2003年以来武汉市住房供给市场的建设情况以及住房的布局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武汉市居住空间结构已经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异与住区郊区化趋势;
   第四章针对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问题,从住房市场供给的角度出发,并采用2009年居住空间数据、不同收入群体住房支付能力以及其他信息对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居住空间分异的模型,并从城镇化发展过程、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改革、人地资源约束、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异质化建设以及住房供需多样化等方面对形成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第五章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等相关文件与具体建设措施指导下,提出通过将住房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对新房项目开发、居民的择居行为进行住区近域郊区化、远域郊区化的引导,并提倡对新房市场开展“租售并举”混居模式、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发展非正规住区、大力发展包容性居住空间、对关系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的保障住房供应体系进行完善等建设措施,以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同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分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城市问题。
   第七章在全面归纳总结本论文的基础上指出了该论文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①需要进一步结合城市居民以家庭或家族为单元的收入数据、职业、消费习惯、价值观念等社会属性,对不同收入群体居住空间选择进行深入分析;②需要针对住房供给市场中涉及的二级、三级市场数据进行详细的考察;③对实施近域郊区化与住区远域郊区化发展、“租售并举”混居模式以及非正规性住区正规化引导等策略还有待进行论证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