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岳型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神农架为例
【6h】

山岳型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神农架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岳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各地区为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山岳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尤为突出,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故山岳型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显得尤为重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能够解决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之间的诸多现实问题,使资源和环境可以持续地开发、利用和建设,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目前国际生态补偿问题包括诸如全球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转移(产业、产品和污染物)和跨国界水资源等;国内补偿则包括流域补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补偿、资源开发补偿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补偿等几个方面,其中涉及到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很少。本文以庇古手段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态资本理论、生态环境价值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为基础,在分析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成果的基础上,得出山岳型旅游资源开发补偿与其它领域的补偿的不同,从而构建了山岳型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最后把此补偿机制运用到山岳型旅游资源神农架林区进行实用研究。
   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以神农架为例,通过引入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分析方法,来确定对社区居民合理的补偿标准。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又分别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生态补偿途径和方式等加以论述,构建了生态补偿的组织体系,把各构成要素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以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顺利实施。本文最大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生态足迹法,对神农架旅游区社区居民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量化分析。
   本文共包括五章内容:
   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等;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生态补偿框架等;
   第四章以神农架为例具体讲述了生态补偿机制组织体系和实施方案;
   第五章提出了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希望通过此案例的实践研究为我国山岳型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