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赖尔的行为主义对他心问题的消解
【6h】

论赖尔的行为主义对他心问题的消解

代理获取

摘要

他心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身体和心灵,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实体。肉体有广延而不能思维,心灵能思维而无广延。而我们对心灵的认知,只有拥有者本人具有确定的知识,可以直接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外人是无法访问我的内心世界的。正是这种观点,产生了心灵认知的不对称,进而有了他心问题。这一问题就是:他人具有心吗?他人的心是怎样的?我们是如何知道他人是有心的?这种根据和推论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分为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一种是从二元论的视角去阐述他心问题,主要有罗素的类比论证和假说-演绎证明与“云室”痕迹类比,他们认为有一个不同于外部行为的心灵的存在,承认人有两个部分——心灵与身体,心灵的活动不能归结为身体的运动,以这样的一种立场解决他心问题。另一种是从一元论的角度去论证他心问题。主要有赖尔的行为主义解说和维特根斯坦的反对对私人语言的论证,他们通过去除心灵的神秘性,把心灵看作是公开的、可观察的行为和行为倾向。这就是有关他心问题的概述。本文主要从赖尔的行为主义对他心问题的研究来进行探讨,其中介绍了赖尔行为主义的观点、以及赖尔对他心问题的三个解构:理解与误解、意志活动、动机的区分。在第三部分,对赖尔行为主义提出了几点质疑:他心问题能否被取消、赖尔行为主义逻辑上的自我矛盾、动物是否具有心智。在最后一部分中,对他心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我们都承认他心的存在,可是找不到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根据。此外,由于我们人类的诞生经历了从最初的无机物,到低等生物,再到高等动物这样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在这样一个链条中,就算是最原初的生物跟我们人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那么我们能对动物具有心智作出否定的回答吗?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着从赖尔行为主义的角度来探究他心问题,尝试探索丰富和发展“他心问题”理论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