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省级间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合理性评价
【6h】

中国省级间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合理性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在中国水资源日益紧张、土地资源相对贫乏、水土资源匹配不理想的背景下,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水土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虚拟资源的视角切入,在对中国各省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现状及流动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合理性的概念并对其合理度进行定量评价,探讨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开发的对策。
   首先,通过建模计算2001-2010年各省人均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量和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总量、各省人均农产品虚拟耕地流动量和农产品虚拟耕地流动总量来分别表征我国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情况。分析表明:(1)全国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总量较丰富,但地区差异明显,具有“北多南少”的特征;(2)大部分省区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方向稳定,全国大体呈现“北水南流”、“北土南流”的态势;(3)不同省区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方向和流动量差异显著;(4)不同类型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状况差异显著,动物类的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量最大。
   然后,分别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水土资源耦合的视角,分析我国当前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的合理性。本文从自然资源禀赋、农业发展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各省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各省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适宜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构建定量评价模型,计算中国省级间农产品虚拟水土资源流动合理性指数。
   综合考虑水土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水土资源耦合视角的农产品虚拟水资源流动合理性评价结果与只考虑水资源或土地资源的农产品虚拟水或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合理性评价结果存在差异,前者更科学;(2)农产品虚拟水适宜输出地较适宜输入地多;(3)农产品虚拟水适宜输出地多位于内陆,适宜输入地多位于沿海一带。(4)全国各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合理性整体水平不高,较合理有上海、山西、吉林等省,最不合理的为贵州。(5)合理性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地域规律;(6)根据各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以及流动现状,大致可以将调整类型分为控制输出型、鼓励输出型、控制输入型、鼓励输入型、转换输入型、转换输出型六种。
   最后,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水土资源管理角度给出了实施虚拟水土资源战略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