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归属感对其社会化影响的研究——以安徽省太和县W村为例
【6h】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归属感对其社会化影响的研究——以安徽省太和县W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

2.家庭

3.归属感

(三)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法

2.文献分析法

(四)相关文献综述

1.留守儿童既有研究

2.留守儿童社会化既有研究

(五)W村留守儿童概况

1.W村基本情况

2.W村留守儿童当前生活的家庭类型

二、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的建构

(一)父母外出前后W村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现状

1.父母外出务工前W村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

2.父母外出务工后W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归属感

(二)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1.留守儿童对“家”的理解

2.父母外出务工前的亲子关系

3.留守子女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

4.父母外出务工后与留守子女之间的互动体验

5.留守儿童与现家庭之间的互动体验

三、家庭归属障碍及其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影响

(一)家庭与留守儿童社会化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障碍

1.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2.父辈管教和期望的失效

3.父性原理的失效

4.母亲单方抚养的不足

(三)家庭归属障碍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影响

1.情感社会化

2.家庭教育

3.家庭权威的树立

四、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归属障碍的可能途径

(一)社会层面:改变城乡分割二元体制

(二)家庭层面

1.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外出务工

2.为孩子提供相对熟悉稳定的家庭环境

3.外出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感情维系,但要避免过度溺爱

4.父母外出后要多与留守儿童当前生活的家庭沟通

五、小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自身的经济状况。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父母外出务工时不得不面临亲子分离的状况,这些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继续留在农村生活的特殊儿童群体被称之为留守儿童。
  本文以安徽省太和县W村为例,通过对村内留守儿童进行深度访谈,同时结合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从村内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家庭归属障碍及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和应对留守儿童家庭归属障碍的可能途径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家庭变动过程中留守儿童的家庭归属感。
  关于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首先对父母外出务工前后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进行了比较,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前,儿童的家庭归属感一般都是核心家庭;而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家庭归属感则发生了变化,针对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留守儿童对“家”的理解、父母外出务工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父母外出务工后与孩子的互动体验、孩子与当前生活家庭的互动体验。
  调查表明,大部分孩子存在着家庭归属障碍,为了减少家庭归属障碍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不良影响,本文拟从社会和家庭两个层面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社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改变当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家庭层面的解决途径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父母尽量在与孩子建立起稳定的亲子关系后再外出、父母外出时尽量选择孩子较熟悉的监护家庭、父母外出后要多于孩子和孩子当前生活家庭进行沟通,以降低父母外出务工给孩子家庭社会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