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一次台海危机研究
【6h】

第一次台海危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1、问题缘起

2、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中国大陆研究现状

2、中国台湾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状况

(四)写作思路

(五)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的起因

(一)美国企图分裂中国

1、由“弃台脱身”到“护蒋保台”

2、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分裂中国

(二)台湾蒋介石集团“反共复国”的梦想

1、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叫嚣

2、蒋介石集团“反共复国”的准备

3、台湾当局筹划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三)中共“武力解放台湾”政策

1、中共“武力解放台湾”政策出台的背景

2、中共“武力攻台”的准备

二 第一次台海危机始末

(一)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爆发:炮击金门

(二)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升级: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争夺战

1、攻击大陈岛

2、解放一江山岛

3、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陈岛

(三)第一次台海危机的高潮:美国扬言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1、美国谋划出台《新西兰提案》,企图制造“两个中国”

2、美国误判形势,扬言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四)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结束:从周恩来万隆会议声明到中美大使级会谈

三 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影响

(一)第一次台海危机之后的中美关系

1、美国继续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试图制造“两个中国”

2、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寻求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

(二)第一次台海危机对美台关系的影响

1、美台军事同盟关系的形成

2、美台政治关系的加强

3、美台军事、经济关系的提升

(三)第一次台海危机与中苏关系

1、苏联给予中国的政治支持及战略配合

2、苏联给予中国的军事支持以及援助

3、中苏同盟关系的巩固与加强

(四)第一次台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中共“超英赶美”政策的提出

2、中共开始发展核力量

3、中共对台政策的转变——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

(五)第一次台海危机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1、两岸在抵制和反对“两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和默契

2、两岸实现了间接沟通

3、国民党当局继续执行“反攻大陆”政策,两岸关系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外交学等多种学科方法和相关理论,尝试对涉及第一次台海危机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对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的背景、过程以及危机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指出了本文的问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对研究方法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大致的介绍,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及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爆发原因。其中主要论及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背景及过程,即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扰中共解放台湾,同时加强与与台湾蒋介石集团的勾结,对蒋介石政权的“反攻大陆”行动提供支持。面对美台关系加强的现实,中共意识到了台湾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开始积极准备,试图用炮击金门的方式达成警告美台之间合作的目的。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的过程及其结果。危机爆发以后,中共果断出击,炮击金门、解放一江山岛、攻击大陈岛。对此,美国迅速作出了反应,扬言用核武器打击中国。中共针对此种情况,积极调整了对台策略,放弃了攻打金门和马祖的计划,而是采取外交手段和美国进行较量,中美两国在交涉中摸清了双方对台政策的底线,并开始寻求以妥协方式来化解危机。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影响。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以后,中苏两国密切合作,同盟关系得以巩固和提升。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台关系得到加强,美国继续执行强硬的对华政策。中共在危机中充分意识到自身实力不济,由此开始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更加重视国防建议,积极发展核力量。同时,中共积极调整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结语部分,主要指出了第一次台海危机给予我们的启示。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厘清历史、追根溯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把握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