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南省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比较研究
【6h】

海南省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稻田种植模式的研究进展

3本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1试验研究

2调查研究

3数据资料的收集

4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结果与分析

1生态效果分析

2经济效果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海南稻田种植模式的综合评价

结论与讨论

1.1海南主要稻田种植模式的评价

1.2海南适宜发展的稻田种植模式

2.1海南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海南稻田种植模式改革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通过对海南定安、琼中、三亚三市县稻田种植制度调查,筛选出海南稻田6种主要种植模式,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实地与问卷调查,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对该6种稻田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合海南稻田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稻.稻-冬闲:这一种植模式在所调查稻田种植面积约占一半以上,经济效益很低,综合评分最低,同时由于无机肥料投入过多,有机肥料投入少,造成稻田肥力下降.(2)稻-稻.绿肥:这一种植模式但近年来比例逐渐缩小,综合评分排第五,比冬闲-稻.稻略好.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但产值不高,投资效益差,应与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模式轮换种植.(3)稻.稻.薯和稻.稻.玉米这两种种植模式综合评分分别排在第三、第四位,在海南建立无动物疫病示范区,畜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形势下,发展这类种植模式能有效利用冬闲田,提高海南稻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适宜在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地区进行农牧结合的稻田种植模式;(4)稻.稻.瓜菜和稻-瓜菜这两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综合评分排在第一、第二位,且这类种植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又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是适宜在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稻田种植模式;最后,该文针对海南稻田种植模式中存在的稻田投入(特别是水稻种植)少,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冬闲田比例过高;特别是有机肥投入少,瓜菜生产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以及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泰水果和蔬菜实行

著录项

  • 作者

    关广晟;

  •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屠乃美;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047;
  • 关键词

    海南; 稻田; 种植模式; 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