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雾霾报道的两种叙事模式——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的国家形象塑造为例
【6h】

雾霾报道的两种叙事模式——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的国家形象塑造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生态传播

1.3.2 媒介框架理论

2、雾霾报道的叙事模式

2.1 两份报纸雾霾报道框架的高层次结构分析

2.1.1 报道的主题内容

2.1.2 报道的角度选取

2.2 两份报纸雾霾报道框架的中层次结构分析

2.2.1 报道的形式结构

2.3 两份报纸雾霾报道框架的低层次结构分析

2.3.1 关键词与报道基调

2.3.2 话语表达方式与意义的建构

2.4 框架分析下的国家形象叙事模式

2.4.1 《人民日报》:“发展中的负责任大国”叙事模式

2.4.2 《南方周末》:“发展与问题共存矛盾体”叙事模式

3、框架分析下雾霾报道对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

3.1 过度关注官方意识,凸显政府执行力不足

3.2 雾霾成因宏观导向,公众对国家期望值过高

3.3 报道方式隔靴骚痒,无法切中要害

4、雾霾报道中国家形象有效传播的策略

4.1 提高报道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生存空间

4.2 常态化的关注与深度报道相结合

4.3 增强报道的科学理性与专业性

4.4 注重传播效果,引入公民视角

5、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频频出现,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自2011年起,我国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了公众的日常生活,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各类媒体对雾霾事件的关注和报道为大众了解雾霾天气资讯、获取雾霾成因与应对知识、参与雾霾控制和治理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信息。但是,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目前我国媒体的雾霾报道的不足之处,比较分析不同媒体的不同报道方式对我国国家形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由于媒介性质和新闻理念等的差异,不同的媒介在雾霾事件的报道中选择了不同的新闻报道方式。本文选取了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份报纸《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运用新闻框架的三个层次理论展开比较分析。在对报道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报道的主题内容和角度选取)、中层次结构(报道的形式结构)、低层次结构(关键词与报道基调、话语表达方式与意义的建构)三个框架层次进行内容比较分析后,总结两份报纸在雾霾事件报道中的框架特征,并得出了两份报纸不同结构框架下国家形象的叙事模式:《人民日报》“发展中的负责任大国”叙事模式;《南方周末》“发展与问题共存的矛盾体”叙事模式。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媒体对雾霾事件的报道有明显的时段间隔,且报道内容有相当的倾向性,报道效果不甚明了。因此,在对《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进行新闻框架分析后,综合分析了我国新闻框架下雾霾报道对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包括过度关注官方意识,凸显政府执行力不足;雾霾成因宏观导向,公众对国家期望值过高;报道方式隔靴骚痒,无法切中要害。并针对这些负面影响,提出雾霾报道中国家形象有效传播的建议:提高报道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生存空间;常态化的关注与深度报道相结合;增强报道的科学理性与专业性;注重传播效果,引入公民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