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庄利益关联视角下的农民民主参与——以山东省文里村选举事件为例
【6h】

村庄利益关联视角下的农民民主参与——以山东省文里村选举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一)研究是视角

(二)研究的方法

三、个案简介

(一)村庄简介

(二)景区开发

第二章 选举前的村庄利益重构

一、景区效益的增长

(一)景点投入加大,游客增多

(二)“前十年与后十年”:景区承包地收益的变化

二、老支书的做法

(一)换届在即,谋求连任

(二)为了利益,景区为主

三、村民的沉默

(一)“好事都是他的”:村民心中不满

(二)“村委负责人该换了”:为村民谋求更多利益

四、本章小结:利益相关与村民民主参与意识觉醒

第三章 利益重构下的初次选举

一、按部就班的选举

(一)“还得是我当”:村支书保持权力

(二)“都是这么投”:流动投票箱

二、村民质疑

(一)“投票有问题”:投票不公平

(二)“不能老这样”:村民的声音

(三)“还是我说的算”:村支书的回应

三、双方僵持

(一)“大家都停下”:选举中断

(二)“我看谁敢变”:大打出手

四、本章小结: 自治下沉:农民事件性的政治参与

第四章 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

一、质疑方上访

(一)“选举不合理”:要求重选

(二)“原来都这样”:继续这么投

二、上级的无奈

(一)“我们管不了”:职能所限

(二)“按照法规来”:自治办法

二、上级的无奈

三、调节无果

(一)“凭啥听你的”:说的都有理

(二)共识难成

四、召开村民大会表决

(一)“全体都参与”:全体投票

(二)“票数说的算”:遵循村民意见

五、本章小结: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与利益诉求

第五章 调解无果后的二次选举

一、选举前的准备

(一)“按照程序来”:选举委员会成立

(二)推举候选人

(三)“能否代投”:在外务工人员的选举权

二、竞选

三、正式当选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一、利益重构:村民民主参与的动因

二、利益重构下不同群体的博弈中的村庄治理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的村民自治从产生到发展已有30多年。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成为中国的四大政治制度之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在改善乡村治理机制一章中明确提出,“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村民小组的地方,可开展以社区、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这为我国村民自治的完善与深化开拓了新的视野,也为村民自治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其发生与发展应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外部性力量,是无法构建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治理体系的。继政权下乡和政党下乡之后,以农民群众为主题的村民自治的“登场”成为历史的必然。利益是自治的基础和核心,不同的利益相关度决定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不同的利益共同体决定不同的自治水平,村民自治单元只有与利益紧密相关的所有制单位大体一致,自治才能够有效实现,才能建构有效的实现形式。
  本论文选取村庄中,在景区外力开发下,导致集体与村民不同利益群体的重组,致使出现的不同利益群体发出不同的利益诉求,村民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致使村民民主意识觉醒与村庄自治出现“自下而上”的发展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