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汉语“等于”和“不等于”的隐喻研究
【6h】

现代汉语“等于”和“不等于”的隐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论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概述

1.2 隐喻理论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隐喻研究概况

1.2.2 国内隐喻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及基本情况

2.“等于”、“不等于”的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

2.1 “等于”、“不等于”的词典意义

2.2 “等于”、“不等于”的用法

2.3 “等于’’的隐喻意义

2.3.1 “相当于”

2.3.2 “意味着”

2.3.3 “是”

2.4 “不等于”的隐喻意义

2.4.1 “不意味着”

2.4.2 “不是”

2.4.3 “不代表”

2.5 “等于”“不等于”的隐喻意义小结

3.隐喻类型、隐喻机制与“等于’’、“不等于”

3.1 隐喻的基本类型及一般机制

3.1.1 隐喻的基本类型

3.1.2 隐喻的一般机制

3.2 “等于”、“不等于”的隐喻类型和隐喻机制

3.2.1 “等于”、“不等于”的隐喻类型

3.2.2 “等于”、“不等于”的隐喻机制

4.“等于”、“不等于”隐喻的近义词角度分析

4.1 “等于”和“相当于”的区别

4.2 “等于/不等于”和“是/不是”的区别

4.3 “等于/不等于”和“意味着/不意味着”的区别

4.4 “不等于”和“不代表”的区别

5 “等于”、“不等于”与英语相应表达比较

5.1 “等于”、“不等于”的英语相应表达

5.2 二者在表达上的联系与区别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的方式,在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产生的。“等于”和“不等于”最初主要用在数学领域,但我们发现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等于”和“不等于”的使用范围已经突破了数学领域,使用范围更广了,并且意义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分析语料,探究并总结“等于”和“不等于”具备的隐喻意义,对产生的机制进行分析。在语料分析中我们发现,有的隐喻意义已经成为“等于”的一个义项收入了词典,而有些隐喻意义则还没有作为“等于”的义项收入词典,于是我们将“等于”、“不等于”分别和它们的近义词进行了对比,并且将现代汉语中的“等于”、“不等于”和英语的相应表达进行比较。为此,我们把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引论部分。主要内容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概述、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对国内外隐喻研究所做的综述。
  第二章是“等于”、“不等于”的语义及用法分析。通过查阅词典,找出“等于”、“不等于”的基本意义,分析总结出它们各自的基本用法。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总结出“等于”和“不等于”的隐喻意义。研究发现,“等于”产生的隐喻意义主要有“相当于”、“是”、“意味着”等;“不等于”产生的隐喻意义主要有“不意味”、“不代表”、“不是”等。
  第三章论述了隐喻的基本类型以及隐喻的机制。隐喻的基本类型有空间隐喻、结构隐喻以及实体隐喻。语义冲突是隐喻的基本条件,隐喻意义正是为了化解这种冲突更好的满足意义的表达而产生的。“等于”和“不等于”的隐喻意义的产生也是为了化解语义冲突。因此,我们运用语义冲突的理论来解释“等于”和“不等于”产生隐喻意义的机制。
  第四章阐述了“等于”、“不等于”和它们的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这些区别一方面表现在词语相似度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意义的侧重点上。
  第五章主要将现代汉语中“等于”、“不等于”与英语的相应表达进行比较。在汉语中,“等于”、“不等于”产生了隐喻意义,同样它们的相应英语表达也产生了隐喻意义,这说明人类的语言具有相通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