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科普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省蔡甸区和咸安区为例
【6h】

中学科普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省蔡甸区和咸安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科普活动的概念

1.5.2 科普活动的类别

1.5.3 科普活动与科学课程的异同

2.中学科普活动开展及研究状况

2.1 欧美国家中学科普活动开展及研究状况

2.2 国内中学科普活动研究现状

2.3 对国内外科普活动开展及状况研究对本文的启发

3.中学生参加科普活动现状的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1 调查问卷的指标

3.1.2 调查问卷的结构与内容

3.2 调查的实施

3.2.1 结构性访谈

3.2.2 问卷的回收

3.3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3.4 关于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

3.4.1 科普学习习惯

3.4.2 科普活动参与经历

3.4.3 参与的动机与满足程度

3.4.4 对待科普活动的态度

3.4.5 科普教育活动类型偏好

3.4.6 人际环境的影响

3.5 小结

4.学校开展科普活动情况调查

4.1 科普活动资源

4.2 科普教育活动的规划与设计

4.3 社会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 学校和教师对科普活动的态度

4.5 小结

5.问题与对策

5.1 发现的问题

5.1.1 学校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只说不做”

5.1.2 学生和家庭科普教育行为现状堪忧

5.1.3 社会科普资源开发开发利用不足

5.2 提升科学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5.2.1 学校要做到“多管齐下”

5.2.2 学生和家庭要做到“内外兼修”

5.2.3 建立完善的科普教育社会环境

6.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了解当前中学生科普活动现状,论文以咸安区和蔡甸区的中学生和学校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数据,描述当前初中生科普学习和科普活动的现状,并立足于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科普活动开展状况的研究,分析制约初中生科学活动水平的因素,然后根据描述和分析,为提高初中生科学素养、搞好中学科普活动提供实践性建议。论文主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在调查中做一些针对性的访谈,以提高数据和结果的科学性。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对国外和国内中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国内外科学活动研究重心的差异,发现国内科普活动水平近些年来有很大改观,但是仍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第三部分介绍咸安区和蔡甸区中学生参加科普活动现状的调查。调查主要围绕三个一级指标:科普参与态度和行为、人际环境、科普资源条件。然后从科普学习习惯、科普活动参与经历、参与的动机和满足程度、对待科普活动的态度、科普教育活动类型偏好和人际环境这六个方面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学校开展科普活动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主要从科普活动资源、科普教育活动规划与设计、社会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和教师对科普活动的态度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通过论文对初中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现状调查的分析,发现学校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只说不做”、学生和家庭科普教育行为现状堪忧、社会科普资源开发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从学校、家庭和学生、社会等三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性建议。第六部分是对整个调查进行总结、反思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