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享经济的运作与影响——以出租车市场为例
【6h】

共享经济的运作与影响——以出租车市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共享经济的相关研究

2.关于出租车市场的研究

(三)研究视角

二、个案与研究方法

(一)案例背景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

2.分析研究方法

三、共享经济:一种新的市场交换模式

(一)共享经济兴起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共享经济的理论基础

1.交易成本理论

2.协作消费理论

3.多边平台理论

四、出租车市场运作模式的嬗变

(一)传统出租车市场的历史发展与运营模式

1.传统出租车市场的发展历程

2.传统出租车市场的经营模式

(二)共享经济模式出租车市场如何可能

1.知识经济的兴起

2.有限资源与过剩产能

(三)从传统经济到共享经济:出租车市场的模式变迁

1.传统经济下的出租车市场

2.共享经济下的出租车市场

五、出租车市场共享经济模式

(一)共享型出租车市场的参与主体与基本结构

1.共享型出租车市场的参与主体

2.共享型出租车市场的基本结构

(二)共享经济出租车市场的运作逻辑

1.技术支撑

2.资本市场强势进入

3.轻资产运营

4.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

5.供需升级

6.信任机制的建立

六、共享经济的市场后果与“外部性”

(一)共享经济对出租车市场的影响

1.市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2.市场扩容:从需求驱动到供给驱动

3.化解传统出租车市场的困境

(二)共享经济的“外部性”

1.共享经济的正外部性

2.共享经济的负外部性

七、结论与讨论

1.初步的结论

2.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共享经济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经济模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共享经济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共享经济更成为社会的热点议题。目前对于共享经济研究大都停留在经验层面的认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某一具体行业的共享经济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因而本文以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租车市场运作逻辑为核心问题。
  述行学派关注的是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人类行为主体与其他非人作用因素的互相作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强调非人类作用因素在经济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以出租车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社会学述行学派分析视角,阐述了共享型出租车市场的形成与运作逻辑,以及其与社会的互相建构过程。本文分析了三种运营模式承包经营、个体经营和公司化经营及其各自的市场结构特征,发现传统出租车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尽管存在多重矛盾,包括出租车公司与司机的剥夺关系、司机与乘客的矛盾冲突、出租车与“黑车”的市场争夺问题等等。但由于政府的行政控制以及各方均有利可图,所以市场内部整体上仍然维持着一种动态均衡。共享经济的兴起,在原本存在多重矛盾的传统出租车市场中引入了有效竞争,极大的加速了出租车市场的升级发展。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租车市场是由政府作为行业监管,共享平台担当“新中介”,实时准确的匹配供需双方信息,并引入第三方移动支付手段,促进司机与乘客线下达成交易,加强对征信系统的完善,建立平台、司机、乘客三方的信任关系。通过共享型出租车市场运作逻辑的分析表明,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资本市场的操控、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共享经济模式存在着安全无法保障、损害传统市场既存者利益等负外部性影响,需要政府合理的法律监管以及其自身自律监管,才能秉承初衷建立一个资源高效利用、人人共享的新经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