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品种烤烟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6h】

不同品种烤烟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3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不同品种烤烟种子萌发特性和不同水分下幼苗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1.3.2不同品种烤烟幼苗在不同水分下的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1.3.3不同品种烤烟苗期对氮肥形态和施氮水平响应差异的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仪器与试剂

2.2实验材料及试验用具

2.3试验方法

2.3.1不同品种烤烟种子水培萌发试验方法及萌发特性指标

2.3.2不同烤烟水控土培育苗试验方法及生理生化特性指标

2.3.3不同烤烟氮控漂浮育苗试验方法及生理生化指标

2.4实验及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品种烤烟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物学性状的分析

3.1.1不同品种烤烟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分析

3.1.2不同品种烤烟苗期生物学性状及其分析

3.2不同烤烟幼苗在不同水分下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分析

3.2.1不同品种烤烟幼苗在不同水分下的烟碱含量动态分析

3.2.2不同烤烟幼苗在不同水分下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

3.3在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下,不同烤烟苗期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3.3.1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对不同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

3.3.2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对不同烤烟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对不同烤烟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3.4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对不同烤烟幼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5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对不同烤烟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6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对不同烤烟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3.7不同氮肥形态和施用水平对不同烤烟幼苗钾积累的影响

4讨论

4.1试验重复性讨论

4.2不同品种烤烟幼苗不同时期烟碱含量差异的讨论

4.3不同品种烤烟苗期对氮肥形态和施氮水平响应差异的讨论

5综合结论与创新点

5.1结论

5.2本实验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烤烟苗期的生理生化特性,分别对水培种子萌发苗、水分控制土培苗和氮肥控制漂浮培育苗进行了研究。水培种子萌发试验分别以云烟85,云烟202,V2,云烟317、MS云85,MSK326,K346,K326,云烟201、MS云87,云烟203,云烟87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重复三次,在萌发14天的过程中统计或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轴+根长、芽苗烟碱含量。土培水控育苗试验仍以上述12个品种的烤烟种子为试验材料,实行相对含水量为75%、55%和35%的三个水分控制,在幼苗5叶期统计真叶数、叶面积、鲜重和干重,测定烟碱含量;在幼苗8叶期测定云201、云203和MS云87三品种烟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烟碱含量。氮肥控制漂浮育苗试验以Z-201和MS云87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硝酸钙、氯化铵、硝酸铵和尿素进行施肥处理,各处理又分5个施用水平,播种30天后测定幼苗叶面积、高度、鲜重、干重、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钾含量和烟碱含量。分别用测定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不同品种的烤烟,其种子的萌发特性不同、苗期的生物学性状不同,为选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不同品种的烤烟,苗期的生理生化特性不同,特别是在不同水分的生理生化特性不同。播后30多天的烟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随土壤水分的下降而下降,但可溶性糖含量随土壤水分的下降反而升高。种子萌发14天的烟苗烟碱含量因品种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烟碱含量与相应的根长呈显著的正相关,但5叶期和8叶期烟苗叶片中没检测到烟碱,烟苗中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使人为控制烟株中烟碱含量成为可能。 不同品种的烟苗对不同形态氮肥及其不同施用水平所作的某些生理生化响应都表现出品种的遗传性差异,但也表现出共同特性:随各形态氮肥施用水平的增高,蛋白质含量递增,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施用水平0 mmol/L~20 mmol/L范围内递增;烟苗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不太适合在硝态氮的环境里,但适合在铵态氮或酰胺态氮的环境里,并且可溶性糖含量除在特高施用水平50mmol/L受到抑制外,随施用水平的增高而增大;烟苗的钾素积累适合在硝态氮环境里,但不适合在铵态氮或酰胺态氮环境里;烟苗的生长及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各形态氮肥的最佳适应水平表现在10 mmol/L左右。综合比较认为硝酸铵是较好的苗肥,其较好的施用水平是10 mmol/L或略高一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