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信息需求与行为互导性研究
【6h】

农民信息需求与行为互导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农民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研究现状评述

1.3.2 关于信息行为概念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信息行为模型的研究现状

1.3.4 关于信息行为规律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信息需求与行为相关理论

2.1.1 需求层次理论

2.1.2 最小努力原则

2.1.3 用户信息行为理论模型

2.2 农民信息需求的界定

2.2.1 信息需求的理解

2.2.2 农民信息需求

2.3 农民信息行为的界定

2.3.1 信息行为的理解

2.3.2 信息行为的分类

2.3.3 农民信息行为

第三章 农民信息需求分析

3.1 农民信息需求分类

3.1.1 国家政策与法规信息

3.1.2 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信息

3.1.3 农业的科技信息

3.1.5 农民生活性信息

3.2 农民信息需求特点

3.2.1 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3.2.2 农民需求信息渠道多样化

3.2.3 需求信息的层次深化

3.3 影响农民信息需求的因素

3.3.1 农民的个体特征

3.3.2 信息需求的渠道与来源

3.3.3 信息需求的诱导因素

3.3.4 农民自身主体感受

第四章 农民信息行为的分析

4.1 农民信息行为的过程

4.1.1 信息需求认知表达

4.1.2 信息的获取和选择

4.1.3 信息吸收与利用

4.2 农民信息行为特点分析

4.2.1 信息需求迫切与否

4.2.2 信息收集不积极

4.2.3 没有有效的获取渠道

4.2.4 信息的使用率低

4.3 农民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

4.3.1 自身个体因素

4.3.2 信息资源因素

4.3.3 信息环境因素

第五章 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互导性

5.1 信息需求的引导作用

5.2 信息行为具有反导作用

5.3 农民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互导性模型

第六章 规范和引导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策略

6.1 规范农民信息需求的策略

6.1.1 建设和谐稳定的农村信息发展环境

6.1.2 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

6.2 引导农民信息行为的策略

6.2.1 发挥农民需求的引导作用

6.2.2 规避消极的导向与反导作用

第七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农问题是中国目前国情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中,由于城乡发展战略、区位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建设分化严重,农村建设成为中国推进现代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农民是中国三农问题和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的核心。但是,农民依然存在对信息需求的认知能力不足、信息表达能力较弱、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农民接受信息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改进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农民缺乏对自身信息行为的足够的认知主动性。综上,研究农民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围绕研究课题对国内外的相关的资料进行了仔细的研读整理,并且从时间、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进一步发现了农民信息需求的特点和种类及相关方面,为之后的相关研究贡献力量。本文吸取了农业经济学、情报学、行为学等多种科学研究成果,认真研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互相作用的模型构建的问题。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了本文研究的具体原因和研究前景,以及国内国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第二部分:通过研究阅读与探究方向相关的文献,定义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概念,并作进一步解释。
  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农民信息需求的种类、特征和其他因素,探究当代农民信息需求的发展情况。
  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农民信息行为的进程、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究当代农民信息行为的发展情况。
  第五部分:通过对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分析,进行归纳整理,探究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相互导向作用,并建立模型。
  第六部分:针对之前的研究进一步改正,提出自己新的看法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