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三农”评论研究(2012-2017)
【6h】

“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三农”评论研究(2012-2017)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党报评论研究

二、新媒体评论研究

三、“三农”评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创新点介绍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三农”评论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新农村》周刊专栏评论:深入农村,为农民代言

第二节 @人民日报官微“人民微评”:不忘乡愁,心忧农家事

第三节 “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文章:谏言议策,汇聚奋斗者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三农”评论的变化

第一节 稿量大幅提升,体裁丰富多样

第二节 紧贴社会热点,批评力度加大

第三节 文风更亲民,互动形式增多

第四节 时效性增强,坚守舆论导向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三农”评论变化的原因

第一节 政策的调整

一、党和政府聚焦“三农”改革力度加大

二、新闻舆论工作成为“定国安邦的大事”

三、反“四风”和“打虎拍蝇”惠及农村

第二节 技术的推动

一、技术迭代,媒体融合成大趋势

二、大数据舆情监测参与议程设置

第三节 受众的变化

一、农民使用互联网占比逐年增加

二、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的素质提升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三农”评论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第一节 “三农”评论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写作范式VS新传播媒介,供需不匹配

二、单一作者群体VS多元化诉求,表达不充分

三、单向传播模式VS平等式对话,互动不及时

第二节 对党报“三农”评论发展的启示

一、转变传播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

二、融合社交媒体,扩展评论创新平台

三、建立团队协作,携手参与观点竞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十八大”以来,新一代领导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众多相关政策纷纷出台。作为全国党媒的排头兵,人民日报社主动探索媒体融合的路径,凭借被誉为“传统媒体最大优势”的新闻评论,不仅守住“三农”宣传的舆论阵地,还用新媒体特征的“三农”评论拓展了更多受众,使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本文以《人民日报》“三农”评论为研究对象,选取“十八大”召开至“十九大”开幕即2012年11月8日至2017年10月18日期间其在报纸、微博、微信上刊发的“三农”评论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党报“三农”评论在媒体融合趋势下所采取的改革和创新,总结成功经验,分析问题所在。
  论文首先分别对《人民日报》报纸、微博、微信上“三农”评论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分析。从发稿数量、栏目设置及版面特色、稿件来源、选题内容、标题写作、评论观点、写作方式、发布时机八个方面,进统计和分析。因为三个平台特性迥异,其评论也各有特色。
  接着综合梳理总结了《人民日报》这五年“三农”评论的四大变化,并从政策的调整、技术的推动、受众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变化的原因。
  最后,从写作文风、作者群体、传播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评论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些对其发展有利的改进建议。结语部分则对党报“三农”评论的发展前景做以展望。
  本文认为,总体而言《人民日报》“三农”评论做得比较成功,不仅开拓出更广泛的受众市场,也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搭建起分享交流的舆论平台,并树立起一个权威、公正、亲民的党媒形象。因此,其特色值得国内媒体学习和借鉴,实践成果也值得大家探讨与研究。同时,它所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也是国内媒体普遍存在和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引以为戒。

著录项

  • 作者

    陈莉霖;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喻发胜;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央报社;
  •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新闻评论; 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