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术哲学视野下科幻电影的人机关系研究
【6h】

技术哲学视野下科幻电影的人机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科幻电影的技术焦虑:当机器变成人

二、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

(一)何谓“他者”

(二)作为他者的人工智能

三、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人与人工智能的主奴从属

第一节 人工智能:作为奴隶的存在

一、奴隶制

二、“机器人三定律”

三、工具的属性

第二节 人工智能:作为被控制的对象

一、身体控制

二、改造控制

三、记忆控制

四、生死控制

第二章 人工智能对人的镜像建构

第一节 “他者”建构主体

一、萨特:他人即地狱

二、人工智能与人互为镜像存在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镜像建构方式

一、身体建构

二、意识建构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人的逆向反抗

第一节 客体的逆转:当人工智能成为主体

一、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主客体的转化

二、拉康:镜像阶段理论与语言学理论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逆向反抗方式

一、身份求同

二、颠覆父权

三、反向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学界及业界关注的焦点。业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赞美人工智能的崛起将造福人类。学界则有不少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必将颠覆世界,取代人类。而当我们将关注视点转向科幻电影,人工智能的身影从未在银幕缺席。诸多影片以人机情感、太空异形、末日灾难为不同叙事模式,实际是在科幻的外衣下探讨了人与技术的关系,包含着对人与技术过去、现在和未来各阶段发展的思考。
  本文以科幻电影中人与人工智能的人机关系为考察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相应电影文本进行探析,在技术哲学视野下思考人和机器的关系。本文将科幻电影中作为人类镜像的人工智能视作一个类生命体的“他者”,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视作主体与他者的关系,重点围绕人与人工智能的主奴从属、人工智能与人的镜像建构和逆向反抗展开研究。
  绪论借用西方文论“他者”的概念,“他者”是相较于主体而言处于较低一级的存在,与主体之间具有从属性、建构性和反抗性。接着厘清科幻电影人工智能的定义、特点,梳理了目前相关研究成果。
  第一章分析人与人工智能的主奴从属,认为在其诞生之初,人工智能是人类发明的工具技术。“机器人三大定律”先天规定了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奴役对象,人类分别从身体、改造、记忆和生死四方面实施对人工智能的控制。
  第二章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的镜像建构。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互为镜像,人工智能对人的建构表现在身体建构与意识建构。一方面,赛博格形象展现了技术对人的身体建构,引发出人的肉体被技术控制的伦理危机。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深层次渗透,科幻电影反映出人对人工智能产生情感依赖、人工智能对人产生集权控制、人在技术中消解自我等种种意识建构,凸显出技术文明的潜藏危机。
  第三章从人工智能成为主体的视角出发,引入拉康的镜像阶段论,剖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反抗。本文认为,求同行为、颠覆父权和反向控制三种不同程度的反抗行为,其实质是作为奴隶的他者改变附属地位的行为活动。人工智能对人逆向反抗是电影艺术想象的结果,是人技术焦虑最大化的反映。
  科幻电影是关于未来技术世界的警示预言,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折射出技术力量倒置后的现实,藉此本文呼吁应对技术的无度发展保持警惕。

著录项

  • 作者

    郑照楠;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孟君;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科教片;
  • 关键词

    科幻电影; 技术哲学; 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