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源性小肽的生物活性及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6h】

乳源性小肽的生物活性及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材料与方法

第三部分结果与分析

第四部分讨论

第五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实验以全雄奥尼罗非鱼为试验对象,通过离体试验研究乳源活性肽对奥尼罗非鱼肝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通过两期动物饲养试验研究乳源活性肽对罗非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在乳源活性肽对罗非鱼肝脏细胞体外培养的试验中,研究评价了3种活性肽产品,即1号产品(底物:干酪素,由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获得);2号产品(底物:干酪素,由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获得);3号产品(底物:干酪素,由胰蛋白酶水解获得)对离体肝细胞的增殖作用。将不同的活性肽产品按不同浓度加入含血清和不含血清的两种培养基中,对已培养了48小时的罗非鱼原代培养肝细胞进行培养,48小时后测定增殖结果。 结果显示,1号活性肽产品的细胞增殖结果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酪啡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号活性肽产品的增殖结果略高于空白对照组,略低于酪啡肽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号活性肽产品的增殖结果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酪啡肽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3种活性肽产品之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1号产品所作的浓度梯度增殖试验中,增殖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不加血清的肝细胞增殖结果与添加血清的肝细胞增殖结果有相同的趋势。第一期动物饲养试验,A组(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日粮,B、C、D、E、F组(实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0.4.%、8%的2号活性肽产品,试验期8周,分别测定罗非鱼生长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 结果显示,F组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提高了9.35%,差异显著(P<0.05),其它组间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血清补体第二途径溶血活性及溶菌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第二期动物饲养实验,第Ⅰ组(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Ⅵ组(实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0.2%、0.4%、0.8%、1.6%的1号活性肽产品。测定了罗非鱼生长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 结果显示,各组全鱼和背肌营养成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Ⅳ组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蛋白效率、总增重、总摄食量、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但在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肥满度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6周末到养殖结束,第Ⅳ组罗非鱼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第Ⅵ组的生长速度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Ⅳ组补体第二途径溶血活性(ACH50单位)、溶菌酶活性、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P<0.05);Ⅱ、Ⅲ、Ⅴ、Ⅵ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除了第Ⅵ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外,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胆固醇的含量随活性肽添加量的增加而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以上结果显示,由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处理的2号乳源活性肽产品对体外肝细胞的增殖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乳源活性肽产品对罗非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罗非鱼饵料中添加0.4%的2号乳源活性肽产品能显著提高罗非鱼血清补体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