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eca-BDE长期暴露对青鳉影响及斑鮰疾病药物防治
【6h】

deca-BDE长期暴露对青鳉影响及斑鮰疾病药物防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引言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1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几个概念

2内分泌干扰物(EDs)及其与野生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关系

2.1已知的或潜在的EDs的种类和来源

2.2 EDs与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

3 EDs的几种可能作用机制

3.1与激素受体相互作用

3.2影响激素的代谢

3.3对激素受体数目的影响

3.4对激素的合成、贮存、释放、运输和清除的影响

4鱼类肝脏在内分泌干扰研究中的作用

4.1污染物暴露与混合功能氧化酶(MFOs)

4.2污染物暴露与肝脏对类固醇激素的有效性

4.3污染物暴露与卵黄蛋白原生成

5 EDs的生物效应标志(Biomarker)

6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

6.1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

6.2柱形菌病(Columnaris disease of channel catfish)

6.3出血性败血症(Haemorrhagic septicemia of channel catfish)

第三章十溴联苯醚长期暴露对日本青鳉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

1.2主要仪器设备

1.3实验鱼的来源及选择

1.4暴露试验过程

1.5鱼卵的收集与孵化

1.6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方法

1.7生长指标

1.8繁殖指标

1.9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deca-BDE暴露对青鳉生长的影响

2.2暴露对青鳉组织指数的影响

2.3对青鳉性腺指数的影响

2.4暴露对F0青鳉肝脏EROD酶活力的影响

2.5暴露后对F0青鳉血浆VTG的影响

2.6暴露后对青鳉生殖的影响

2.7暴露后对F0青鳉组织学观察的结果

3讨论

3.1 deca-BDE长期暴露对青鳉生长的影响

3.2暴露对青鳉组织指数的影响

3.3暴露对青鳉肝脏EROD酶活力的影响

3.4暴露对青鳉生殖的影响

3.5暴露对青鳉后代性别比的影响

3.6暴露后对F0青鳉血浆VTG浓度的影响

3.7暴露后对F0青鳉组织学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防治斑点叉尾(鮰)细菌病的药物筛选及野外治疗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及其培养

1.2供试药物

1.3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1.4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1.5野外药物治疗试验

1.6疗效判定

2结果

2.1 MIC

2.2 MBC

2.3野外治疗效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十溴联苯醚(deca-BDE)对日本青鳉(Oryziaslatipes)长期的暴露,研究了它在环境中对青鲻的影响,同时还对防治斑点叉尾鲴细菌病的药物进行了筛选及其野外使用效果观察,其结果如下: 1.deca-PBDE长期暴露对F<0,>青鳉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是子代F<,1>青鳉的体长和体重均受到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暴露30 d或60 d后,青鳉的肝脏指数和性腺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雄性青鳉受到的影响明显要高于雌性。F<,1>青鳉持续暴露90 d后,各浓度组雄性青鳉性腺指数低于空白组或溶剂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雌性青鳉的性腺指数高于空白组或溶剂组。 2.F<,0>青鳉暴露后第15 d,1 ng/L、10 ng/L、10μg/L、100μg/L浓度组的肝脏EROD酶活力明显地低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第30 d 100 ng/L浓度的EROD酶活力低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第60 d 1 ng/L、100μ/L浓度组的EROD酶活力低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过程中青鳉没有出现死亡现象,两个世代暴露后青鳉的生殖力,受精率、和孵化率与空白组或溶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暴露后各浓度组F<,1>青鳉和空白组之间的性别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10μg/L以上浓度组F<,2>青鳉的雌雄比例明显低于空白组。 3.F<,0>青鳉经60 d暴露后,无论是雄性或雌性血浆中VTG浓度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尽管显示出deca-BDE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效应。暴露1μg/L以下浓度组没有发现很明显的组织损伤,但在1μg/L、10μg/L浓度组可观察到肝组织中嗜曙红细胞物质的堆积,肝细胞肥大及细胞核缩小和沉积的肝糖原。在10μg/L浓度组雌性青鳉卵巢的发育受到抑制,有些个体能观察到卵黄颗粒前体的出现。 4.选择对致病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低的盐酸土霉素和烟酸诺氟沙星作为野外治疗用药物。将盐酸土霉素和烟酸诺氟沙星按15.0 mg/kg鱼体重的用药量拌和在饲料中,投喂10个网箱中患病的斑点叉尾鲴,在用药后的第2 d,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连续用药5 d后,即停止了死亡。试验结果证明在饵料中添加15.0 mg/kg鱼体重的盐酸土霉素或者烟酸诺氟沙星,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5 d,对斑点叉尾鲴的细菌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