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乌中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6h】

川乌中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前言

1文献综述

1.1农药用生物碱概述

1.2研究概况

1.3川乌中生物碱概况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HPLC测定川乌中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的含量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1.2材料

1.3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溶液测定结果

2.2样品溶液测定结果

2.3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3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川乌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条件对川乌中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

2.2正交试验结果

3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川乌中生物碱的杀虫活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虫

1.2药剂

1.3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川乌提取物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结果

2.2川乌提取物中总生物碱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2.3三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2.4三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3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川乌中生物碱的杀虫作用方式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虫

1.2药剂

1.3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胃毒作用

2.2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拒食作用

2.3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的触杀作用

2.4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熏蒸作用

2.5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生长抑制作用

3结论与讨论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先前研究为基础,研究了川乌中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和杀虫作用方式,同时对川乌中生物碱的主要成分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为此类生物碱杀虫剂的开发应用作基础研究,并为其能服务于农业生产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采用HPLC法测定川乌中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的含量。以Microsorb-MV 100-5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氯仿-三乙胺(70:30:2: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表明:3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线性关系良好,乌头碱平均回收率为96.06%,RSD为1.59%;次乌头碱平均回收率为94.89%,RSD为1.82%;中乌头碱平均回收率为95.78%,RSD为2.06%。供试川乌中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的组成及含量与其他产地的川乌不尽相同,且差别较大。HPLC法简捷、快速、结果准确。 为明确川乌中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优化其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得川乌提取液中乌头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了冷浸法提取川乌中生物碱的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冷浸时间、提取次数和固液比对提取效果均有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冷浸提取3次,每次4天,所用乙醇量约为8倍(V/V)川乌药材量。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川乌总生物碱以及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三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川乌总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杀致死中浓度LGo为630.80mg/L,三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毒杀致死中浓度LC<,50>基本相当,分别为121.51mg/L和146.27mg/L,而中乌头碱则为495.09mg/L,和前面二者有显著差异。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以设定配比混合时,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配比为1:1混合时增效作用最为明显;乌头碱和中乌头碱以设定配比混合时,基本表现相加作用,无明显增效作用;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以设定配比混合时,表现为相加作用或略有增效作用:当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中乌头碱三者以1:2:2配比混合时,共毒系数为121.67,略有增效作用。进一步的室内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川乌中生物碱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胃毒作用、拒食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触杀作用和熏蒸作用不明显或几乎无触杀和熏蒸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