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风景区生态资源评价与生态规划研究——以武汉市青龙山地区为例
【6h】

风景区生态资源评价与生态规划研究——以武汉市青龙山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的缘起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方法

2风景区生态资源评价与生态规划概述

2.1风景区相关概念与研究

2.2生态资源与生态资源评价

2.2.1生态资源概念

2.2.2生态资源的分类

2.2.3风景区生态资源特征

2.2.4生态资源评价

2.2.5风景区生态资源评价方法

2.3生态规划

2.3.1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3.2 McHarg生态规划方法

2.3.3风景区生态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2.3.4我国基于生态资源评价的生态规划案例

2.3.5风景区生态规划的原则

2.3.6风景区生态规划的目标

2.3.7风景区生态规划的内容

3青龙山地区生态资源调查与分析

3.1概况

3.2生态资源调查与分析

3.2.1气候资源

3.2.2地质、地貌

3.2.3水文资源

3.2.4生物资源

3.2.5森林资源

3.2.6人为干扰状况调查与分析

4青龙山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生态因子选取

4.1.1地形因子

4.1.2植被因子

4.1.3土壤因子

4.1.4水体因子

4.1.5人类干扰因子

4.2单因子评价

4.3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3.1权重的确定

4.3.2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敏感区划分

5.青龙山地区的生态规划

5.1生态保护规划

5.1.1保护分区

5.1.2景观分区

5.1.3生态容量的控制

5.1.4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5.1.5人文景点的保护

5.1.6野生动物的保护

5.1.7规划区外围基本农田的保护

5.2生态修复规划

5.2.1修复原则

5.2.2修复目标

5.2.3修复措施

5.2.4.对山体的生态修复

5.2.5农耕地植被生态修复

5.2.6.水体的生态修复

5.3生态改造与优化

5.3.1植物群落的改造

5.3.2水体改造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区的生态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恶化等。如何在保护生态资源不受或少受破坏的同时,合理的进行开发,保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将生态学及其相关理论运用于风景区的规划当中就显得尤显重要。 本文以武汉市东南郊的青龙山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等各方面的理论,在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风景区生态资源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以此为依据,提出生态规划的各项方案,既能够科学地保护生态资源、又可以有效地挖掘利用资源潜力。从而对风景区的规划提出一定的指导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1.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采用的技术路线。 2.风景区生态资源评价与生态规划概述,包括相关概念、理论研究、实践案例、基本原则与方法等。 3.调查并分析了青龙山风景区各项生态资源状况,包括气候资源、地质地貌、水体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等,作出相应的评价。此外,对风景区内存在的人为干扰状况也作了详细的调查。 4.从生态资源当中,选取对青龙山风景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指标进行生态因子的敏感性评价。这些评价指标有高程、坡度、土壤厚度、植被类型、植被郁闭度、水体分布、汇水面积、人为干扰8项因子。首先进行单因子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模型,进行综合敏感性评价。最终确定各级生态敏感区,使接下来的规划有据可依。 5.在充分进行了生态资源评价的基础上,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改造的角度,提出青龙山风景区生态规划的各项方案和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