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h】

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

声明

1文献综述

1.1浮游植物概述

1.2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2.1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2.2光照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2.3温度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2.4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3沉积物再悬浮概述

1.3.1沉积物再悬浮的产生

1.3.2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1.3.3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中光照的影响

1.4研究内容和意义

2减弱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2.1前言

2.2实验方法

2.2.1水样的采集

2.2.2理化样品的分析

2.2.3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

2.3结果与分析

2.3.1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

2.3.2浮游植物的组成

2.3.3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

2.3.4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变化

2.4讨论

2.4.1减弱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2.4.2减弱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4.3减弱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2.4.4减弱沉积物再悬浮对微囊藻的影响

2.5小结

3人工模拟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3.1前言

3.2材料与方法

3.2.1实验准备

3.2.2水样的采集

3.2.3水样的分析

3.3结果与分析

3.3.1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

3.3.2浮游植物的组成

3.3.3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

3.3.4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变化

3.4讨论

3.4.1模拟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3.4.2模拟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4.3模拟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3.4.4模拟沉积物再悬浮对微囊藻的影响

3.5小结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原位生态实验和人工模拟实验研究了沉积物再悬浮后水体透明度和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并从这两个角度探讨了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 在太湖梅梁湾水质改善工程示范区内建立大型围隔,减弱了围隔内沉积物再悬浮的强度。结果表明,围隔内水体透明度提高,平均上升41.3%;总悬浮质浓度下降,平均降低25.7%;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降低,TN、TDN、TP、TDP、NH<,4><'+>-N、PO<,4><'3>-P、NO<,2><'->-N和NO<,3><'->-N浓度平均降低了39.8%、36.1.%、8.3%、18.2%、34.2%、20.0%、50.0%和38.1%。 围隔内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类数平均增加了31.8%;围隔内、外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9.33 mg/L和7.30 mg/L,围隔内比围隔外平均升高了27.8%。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是微囊藻、浮生直链藻和啮蚀隐藻,围隔内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组成更复杂,小环藻、卷曲鱼腥藻和水华束丝藻等也是重要的优势种,围隔外丝藻是6月的主要优势种。减弱沉积物再悬浮降低了微囊藻的优势度,使其生物量在围隔内低于围隔外,平均值分别为1.87 mg/L和2.70 mg/L,围隔内平均降低了30.7%。 通过人工模拟试验,分析了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再悬浮发生后,水体透明度下降,悬浮质浓度升高,水下光照强度减弱,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上升,其中TN、TP和PO<,4><'3->-P浓度在弱悬浮组中平均上升8.5%、83.5%和131%,在强悬浮组中平均上升21.8%、135%、409%。 模拟沉积物再悬浮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这主要是因为营养盐浓度的升高。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对照组、弱和强悬浮组中平均为11.50 mg/L、28.96 mg/L、20.18mg/L,相比于对照组,弱悬浮组平均上升了1.52%,强悬浮组平均上升了75.5%。 模拟沉积物再悬浮改变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和优势种组成。对照组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为:绿藻+隐藻(4月22日)→硅藻+绿藻(5月2日)→绿藻(5月12日)→硅藻+绿藻(5月22日),优势种为丝藻、尖脆杆藻、小环藻、啮蚀隐藻、衣藻、浮生直链藻和美丽星杆藻。弱悬浮组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为:绿藻+隐藻(4月22日)→绿藻+硅藻(5月2日)→隐藻(5月12日)→绿藻(5月22日),优势种为丝藻、啮蚀隐藻、小环藻、微囊藻和空球藻。强悬浮组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为:绿藻+隐藻(4月22日)→隐藻(5月7日),优势种为丝藻、啮蚀隐藻和尖尾蓝隐藻。模拟沉积物再悬浮促进了微囊藻的生长,相对于对照组,其在弱悬浮组和强悬浮组中的生物量平均增长了198%和300%。 由此可见,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植物群落有显著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