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盘菌弱毒相关RNA病毒(SsDRV)感染雪腐核盘菌的初步研究
【6h】

核盘菌弱毒相关RNA病毒(SsDRV)感染雪腐核盘菌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真菌病毒研究进展

1.1真菌病毒及其分类学地位

1.2真菌病毒传播的相关研究

1.3真菌病毒介导的植物病原真菌弱毒现象

1.4利用真菌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2.核盘菌研究进展

2.1核盘菌危害情况

2.2菌核病的防治

2.3核盘菌弱毒株Ep-1PN与雪腐核盘菌菌株Let-19

3.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1菌株

1.2培养基及试剂药品

2.方法

2.1对峙培养及形态特征的观测

2.2Let-19V各菌株的再传染能力的观测

2.3培养物生长速度的测定

2.4致病力的测定

2.5dsRNA的提取

2.6 dsRNA的Northern杂交鉴定

2.7转化受体的确认

2.8 PDA培养基上传染概率的测定

2.9莴苣叶片上传染概率的测定

第三部分结果与分析

1.对峙培养性状的观测

2.Let-19V菌株再传染能力的检测结果

3.菌丝生长速度

4.致病力测定

5.对病毒clsRNA的电泳分析

6.dsRNA的Northern杂交分析

7.转化受体确认结果分析

8.PDA培养基上传染概率测定结果分析

8.1样本初次筛选结果

8.2初筛样本dsRNA提取结果

9.莴苣叶片上传染概率测定结果分析

9.1样本初次筛选结果

9.2菌核分离物中dsRNA提取结果

第四部分结论与讨论

1.结论

2.讨论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弱毒株Ep-1PN中携带两种真菌病毒,其中SsDRV与毒力衰退相关,病毒SSRV-L与衰退没有直接关系。真菌病毒没有发现体外传播途径,其传播和扩散依赖菌丝融合(水平传播)或无性孢子繁殖(垂直传播)途径。复杂的营养体不亲和性限制了病毒在真菌种内菌株间扩散。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Ep-1PN菌株与雪腐核盘菌(S.nivalis)Let-19菌株菌丝接触后,Let-19菌株出现衰退现象。Let-19菌株与Ep-1PN菌株同属不同种。Ep-1PN菌株中真菌病毒可能出现跨种扩散的现象,本论文就真菌病毒种间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 1.Let-19菌株与Ep-1PN菌株对峙培养之后,其继代培养分离物Let-19V的形态特征与正常毒力菌株Let-19的菌落形态相比迥异。经过再传染实验、生长速度和致病力的测定,发现Let-19V较正常毒力菌株相比具有了生长速度缓慢、致病力弱等弱毒的表型特征,并且这种症状经过对峙培养可传给Let-19菌株。 2.对雪腐核盘菌Let-19及其衍生菌株Let-19V进行dsRNA的提取并进行电泳检测,发现在Let-19V中发现有2条dsRNA片段,其中一条大小约为6.4kb,与Ep-1PN菌株中的6.4kbdsRNA片段大小一致,而在正常毒力菌株中没有发现类似的片段。Northern杂交证实Let-19V中的6.4kbdsRNA片段为SsDRV的基因组RNA的复制体形式(dsRNA)。表明Ep-1PN菌株中的SsDRV已经传递至Let-19菌株。 3.测定了真菌病毒跨种传播的频率,结果发现在PDA培养基和新鲜莴苣叶片上传染概率分别为27%和23%以上。莴苣属核盘菌和雪腐核盘菌的共同寄主,因此推定在自然界病毒跨种传播极有可能发生。 真菌病毒可以通过Zp-1PN菌株向不同种的雪腐核盘菌菌株进行高频率地传播和扩散,说明即使是种间的营养不亲和性也并非dsRNA在种间转移的绝对障碍。本研究也表明SsDRV可以在核盘菌以外的真菌中复制和增殖,为利用核盘菌真菌病毒对菌核病进行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拓宽弱毒株的防治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滕飞;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学科 植物病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姜道宏;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432.41;
  • 关键词

    真菌病毒; 雪腐核盘菌; 生物防治; 跨种传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