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绿量格局研究——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6h】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绿量格局研究——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群落野外调查

2.2 实测数据处理

2.3 叶面积指数的反演研究

2.4 基于ArcGIS的绿量分布及格局研究

2.5 基于ArcGIS的植被群落分布及格局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群落结构叶面积指数的聚类分析

3.2 叶面积指数的反演模型

3.3 研究区域的绿量总体分布

3.4 研究区域绿量格局分析

3.5 研究区域植被群落格局分析

3.6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及周边地带绿量格局优化措施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的绿化水平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传统的二维绿量指标在反映城市绿地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上已经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应用能够描述绿化三维空间结构的“三维绿量”,能够更精确的计算城市绿化的数量,更科学的表达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质量,更确切的反映城市绿地结构的合理性及其生态效益水平,更有效的衡量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之中的一种特殊绿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深,具有人口密度高、用地紧张、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特征,因而针对它的规划设计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绿地,应当考虑其与外界的整体关系。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城市绿量格局研究”(批准号:30972413)的支持下,本研究尝试在针对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带不同结构的植被群落类型的三维绿量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建立叶面积指数与群落类型的关系。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带的植被指数信息,对其三维绿量进行估算,进而提取群落信息,分析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城市地带三维绿量及群落分布格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群落结构的LAI值聚类分析结果为:单层草本群落单独成为一类;单乔、灌草和乔灌归并为简单结构群落;人工乔草和人工乔灌草归并为人工疏林草地群落;自然乔草、自然乔灌草和多层归并为自然生态密林群落。
  (2)调查样点群落的总体反演比分类反演的拟合度好,最佳拟合方程为,比值植被指数(RVI)与LAI的复合函数模型:Y=1.7353×1.4785x(R2=0.700)。
  (3)以单层草本群落、简单结构群落、人工疏林草地群落、自然生态密林群落的RVI值的阈值1.6、2.5、2.9作为TM遥感影像图植被群落的分类依据,分类效果较好。
  (4)结合东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带的绿量分布图及植被群落类型分布图,分析与评价研究区域的三维绿量及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就绿量等级而言:低绿量斑块面积最少、破碎度最高,中绿量斑块面积最大,高绿量斑块分布最集中;就植被群落而言:单层草本群落分布最为零散,简单结构群落分布最为广泛,人工疏林草地群落面积最少、较为分散,自然生态密林群落具有最集中的分布。
  (5)在研究三维绿量与植被群落格局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针对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及周边城市地带的绿量优化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