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翘嘴鳜三种育种方法的初步研究
【6h】

翘嘴鳜三种育种方法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综述

1.1 翘嘴鳜概述

1.2 水产动物育种概述

1.2.1 人工雌核发育

1.2.2 杂交育种

1.2.3 选择育种

1.2.4 其他生物技术育种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翘嘴鳜的人工雌核发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剂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

2.2.1 精子最佳灭活条件

2.2.2 染色体加倍条件优化

2.2.3 形态学观察

2.3 讨论

2.3.1 精子灭活条件分析

2.3.2 诱导染色体加倍条件的确定

2.3.3 雌核发育成活率低的原因

2.4 小结

第三章 翘嘴鳜的杂交育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1.1 杂交结果

3.2.2 驯食结果

3.2.3 可量性状及聚类分析

3.2.4 判别分析

3.2.5 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3.1 翘嘴鳜的杂交

3.3.2 翘嘴鳜(♀)×斑鳜(♂)F1代驯食

3.3.3 翘嘴鳜(♀)×斑鳜(♂)F1代形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翘嘴鳜的分子辅助选育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剂和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

4.2.1 各性状表型参数的估计量以及相关分析

4.2.2 三个群体生长性状比较

4.2.3 鳜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4.2.4 PCR扩增产物检测

4.2.5 mtDNA控制区序列长度及碱基组成

4.2.6 三个鳜养殖群体遗传多态性参数统计

4.3 讨论

4.3.1 鳜养殖群体经济性状分析

4.3.2 三个鳜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翘嘴鳜是我国淡水养殖名贵鱼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鳜鱼人工繁殖技术的解决及完善,为翘嘴鳜的大规模养殖创造了条件。但是所养殖翘嘴鳜无品种可言,繁殖亲本主要来自长江等水系捕捞的野生鳜或经过数代养殖的鳜,其子代生长速度较慢,抗病力弱,驯食能力差,种质资源退化,适应集约化养殖能力较弱,严重制约着翘嘴鳜养殖产业化道路。因此开展其育种研究,培育生长速度快、易驯食等经济性状良好的翘嘴鳜优良品系对于保护翘嘴鳜自然资源和满足当前养殖业的迫切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采取雌核发育、杂交育种和分子辅助选育三种育种方法对翘嘴鳜进行初步的育种研究:
   1.采用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经冷休克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首次对翘嘴鳜进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育种研究。灭活翘嘴鳜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为80 mJ/cm2是最佳的辐射剂量。冷休克结果表明在0-3℃冰水下,冷休克起始时间为授精后3-7min均有效,以5min为最适;冷休克持续时间10-50 min均有效,以30 min为最佳。综合以上两项因素,授精5 min后,休克时间持续30 min组的原肠胚存活率和孵化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时雌核发育率最高,达到4.72%。单倍体仔鱼表现出明显的单倍体综合症而夭折。单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速度明显慢于正常二倍体胚胎的发育。
   2.以翘嘴鳜为母本分别和花鲈、大口黑鲈、斑鳜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对翘嘴鳜(♀)×斑鳜(♂)子一代杂交鳜进行驯食筛选,并对其中随机挑选的40尾不易驯化和30尾易驯化组杂交鳜进行传统的形态学分析,其差异是显著的。对体重和可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欧氏距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杂交组的受精率均明显偏低,且仅有翘嘴鳜(♀)×斑鳜(♂)组合繁育出杂交后代。说明翘嘴鳜的卵与花鲈、大口黑鲈的精子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但是翘嘴鳜与花鲈、大口黑鲈可能存在繁殖障碍。而翘嘴鳜和斑鳜之间不存在障碍。易驯化和不易驯化组间的杂交鳜之间既存在着形态差异也具有相似性,部分的易驯化杂交鳜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由判别分析建立的2个判别公式较能准确的对杂交鳜容易驯食与否进行预判。
   3.对1、2月龄广东、湖南和湖北3个翘嘴鳜养殖群体的各性状指标测量,分析了2月龄翘嘴鳜全长、体长等主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性,并对3个翘嘴鳜养殖群体的mt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形态一体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全长一体质量、体长一体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r>0.9,P<0.01)。对3个地区翘嘴鳜养殖群体经济状的比较,结果显示长江中游翘嘴鳜养殖群体的体长和体高日增长率均比广东翘嘴鳜养殖群体高。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翘嘴鳜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得到3个地区翘嘴鳜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全序列(830~834bp)。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翘嘴鳜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广东翘嘴鳜养殖群体高。因此,与广东翘嘴鳜养殖群体相比,长江中游群体具有更高的养殖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