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叶乌头雷竹早出丰产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
【6h】

细叶乌头雷竹早出丰产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种质资源收集及保存

1.2.2良种选育

1.2.3栽培技术研究

1.2.4经济效益研究

1.3主要研究内容

1.4技术路线

2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2试验材料

2.3试验方法

2.4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细叶乌头雷竹特性

3.1.1细叶乌头雷竹生物学特性

3.1.2细叶乌头雷竹生态适应性

3.1.3细叶乌头雷竹经济特性

3.1.4小结

3.2 细叶乌头雷竹几个早出丰产栽培技术

3.2.1 细叶乌头雷竹早出覆盖技术

3.2.2 细叶乌头雷竹林地施肥技术对出笋的影响

3.2.3 细叶乌头雷竹林地灌溉技术对出笋的影响

3.2.4 细叶乌头雷竹覆盖竹园采笋和留竹技术对出笋的影响

3.2.5小结

3.3 早出丰产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3.3.1 不同覆盖材料的早出丰产栽培措施对细叶乌头雷竹经济效益的影响

3.3.2不同覆盖厚度的早出丰产栽培措施对细叶乌头雷竹经济效益的影响

3.3.3不同覆盖时间的早出丰产栽培措施对细叶乌头雷竹经济效益的影响

3.3.4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1.1 细叶乌头雷竹的特性

4.1.2 细叶乌头雷竹几个早出丰产栽培技术

4.1.3 早出丰产栽培技术在提高细叶乌头雷竹竹笋经济效益的作用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湖北省引种的细叶乌头雷竹的几大特点分别是:适应性强,具备出笋早、笋期较长、产量高以及抗性强。为了进一步获得细叶乌头雷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论文研究了地面覆盖、施肥、灌溉和采笋留竹等技术对细叶乌头雷竹的始笋时间、笋期长短、早期笋产量和早期笋产值等的影响,分析了采用不同处理措施在雷竹出笋及其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地面覆盖处理可提前出笋时间、提高竹笋产量。就覆盖材料而言,谷壳对促进出笋和提高竹笋产量作用最明显,稻草:谷壳2:1、1:1、1:2和0:1的比例,使细叶乌头雷竹笋期分别提前43d、48 d、52d和56d;笋期分别持续59 d、61 d、64d和96d;早期笋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52.4%、56.5%、58.2%和62.5%。综合稻草与谷壳的保温保水性,以稻草:谷壳1:1和1:2的比例为最佳进行覆盖材料。
  以11月进行覆盖,竹笋总产量、早期笋产量和早期笋所占比例均最高,分别为279.2kg/100m2、214.0kg/100m2和77%;随着覆盖厚度增加,始笋越提前,产量越高,其中30cm的覆盖厚度,始笋时间提前了56 d,早期笋产量增加幅度最大,为190.0 kg/100m2;
  (2)水肥对促进始笋和增产同样重要。增施有机肥对竹笋增产效果最明显,化肥+厩肥处理和化肥+饼肥处理的竹笋产量均远高于单纯增施化肥,分别提高了2.17倍和0.68倍;覆盖浇灌措施使始笋期提前58d,早期笋产量达11068㎏/hm2,所占比例达77.3%,分别是无灌溉措施的早期笋产量的30倍和3倍。
  (3)随着立竹密度增加,雷竹笋平均单笋重和产笋量先增加再减少,以立竹密度1396株/ hm2,1~3年生竹株数各占25%,4年的生竹株数约占20%,5年生占5%的年龄结构最好,平均笋重达172.6g,平均母竹发笋数达10.2支/株,产笋量达23850㎏/hm2。
  (4)以稻草:谷壳1:1和1:2的覆盖处理投入产出比例最小,均为1:8;总利润最高,分别为2141.6元和2184.9元,达到未覆盖措施的2.3~3.8倍;随着覆盖厚度的增加,总利润达到到未覆盖处理措施下的2.5~22.3倍;11月20日进行覆盖处理,总产值和早期笋产值分别增加了48.5倍和26.2倍;总利润最高,为3347.3元;投入产出比例最小,为7/97。
  综上所述,综合考虑细叶乌头雷竹特性、材料特点、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利用,选择稻草:谷壳1:1和1:2比例的覆盖材料,于11月中下旬进行30cm的地面覆盖,是最佳的早出丰产栽培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石林曌;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鹏程;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其他竹类;
  • 关键词

    雷竹出笋;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