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6h】

基于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与分析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概述

2.1.1 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的实质

2.1.2 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2.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2.2.1 公平公正、权责相当原则

2.2.2 责任明确区分原则

2.2.3 差异性原则

2.2.4 实践与推广相结合原则

2.3 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2.3.1 法学理论

2.3.2 生态学理论

2.3.3 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建立与地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1 共建共享流域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理论分析

3.1.1 共建共享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的特征分析

3.1.2 共建共享流域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理念价值分析

3.2 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与地区发展的相关性

3.2.1 发展目标的相关性

3.2.2 现实的契合性

3.2.3 发展优势的互促性

第四章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及补偿机制现状分析

4.1 长江流域概况与水资源利用现状

4.1.1 长江流域概况

4.1.2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

4.1.3 长江流域水质与评价

4.1.4 长江流资域水源供需面临形势分析

4.2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现状

4.2.1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回顾

4.2.2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的回顾总结

4.2.3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的重要性分析

4.3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现状

4.3.1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回顾

4.3.2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的回顾总结

4.3.3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典型模式分析

5.1.1 美国纽约市清洁供水购买模式

5.1.2 德国横向转移支付模式

5.1.3 厄瓜多尔信用基金模式

5.1.4 哥斯达黎加FONAFIFO生态服务付费模式

5.2 跨国流域水资源利用合作分析

5.2.1 尼罗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合作分析

5.2.2 大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合作分析

5.3 我国现行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模式分析

5.3.1 东阳—义乌政府主导模式

5.3.2 张掖市市场参与模式

5.4 经验与启示

5.4.1 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横向转移步伐

5.4.2 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是流域生态补偿的重要保障

5.4.3 重视市场交易的作用

5.4.4 建立流域合作管理制度,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第六章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的运行规则

6.1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管理组织

6.2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生态补偿方式

6.2.1 流域生态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6.2.2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方式及其配置标准

6.2.3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方式的实现途径

6.3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标准

6.3.1 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的常见测算方法

6.3.2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与依据

6.3.3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6.4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

6.4.1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6.4.2 水资源费用征收

6.4.3 争取市场融资支持

6.5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的制度

6.5.1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现行制度情况

6.5.2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制度构架

第七章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7.1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管理组织机制建设

7.1.1 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综合平台建设

7.1.2 社会公众参与补充管理

7.1.3 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协同组织

7.2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规则耦合机制建设

7.2.1 科学规划利益分配

7.2.2 实施奖惩分明的长效激励机制

7.2.3 强化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7.2.4 发挥制度规范作用

7.3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7.3.1 尽快出台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专项立法

7.3.2 加强社会中间层参与协调

7.3.3 疏通合法利益表达的障碍

第八章 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运行机制配套措施

8.1 强化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安全观

8.2 深化共建共享流域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8.2.1 深化流域生态补偿基础理论研究

8.2.2 深化共建共享流域生态补偿的可操作性理论研究

8.2.3 深化共建共享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保障理论研究

8.3 构建共建共享流域区域发展评价系统

8.4 加强生态补偿文化多方位培植

第九章 结束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与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各种补偿方式有效调节利益分配格局,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利益受益地区对流域内利益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实现环境利益及相关经济利益在生态环境保护者与破坏者、利益受益者与受损者之间的公平分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安定,实现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流域水资源产权明晰尚属初始阶段、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也不健全,并且在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方面的缺失,使得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特别是跨区域、跨省际)工作陷入重重困境。构建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是目前解决流域水资源生态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本研究从全流域角度出发,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为共同任务,流域水资源产生的生态效益应当是全流域的共同利益,通过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全流域的合作与协调,变被动补偿为主动,促进流域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以达到生态共建、利益共享、经济共赢的目的。
  本研究在整理国内外有关流域生态补偿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立足于生态补偿原则、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标准以及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共建共享的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与地区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长江流域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总结回顾了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以及补偿机制现状,得出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未曾针对长江流域展开生态补偿工作,只是流域部分省份积极开展了生态补偿探索工作。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的成功案例,得出可供我国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参考的成功经验与启示。针对建立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运行规则,建议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内设一新机构统一负责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工作管理,结合流域各地区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确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确保生态补偿资金有充足的来源,并拟定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制度架构设想。提出了从管理组织、补偿规则以及补偿纠纷解决方面来构建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在从理论研究、文化制度优化、区域发展评价以及生态安全观等方面做好运行机制配套措施,强化共建共享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达到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与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