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孔雀草品种比较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6h】

孔雀草品种比较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1前言

1.1孔雀草简介

1.2文献综述

1.2.1园林植物新品种的培育

1.2.2选择育种的原理及一般过程

1.2.3观赏植物的花期调控

1.2.4国内外对孔雀草栽培管理的研究进展

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孔雀草‘华云1号’的品比试验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材料

2.1.2实验设计及方法

2.1.3品比指标

2.2结果与分析

2.2.1‘华云1号’和‘小英雄黄’的形态比较

2.2.2‘华云1号’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2.2.3‘华云1号’和‘小英雄黄’品种性状描述

2.3讨论

2.3.1有关新品种‘华云1号’与国内外同类品种的对比

2.3.2选择对比品种的原因

3孔雀草栽培技术

3.1材料与方法

3.1.1试验材料

3.1.2实验设计及方法

3.1.3性状测量

3.1.4数据分析方法

3.2结果和分析

3.2.1不同播种期对3个孔雀草品种观赏性状的影响

3.2.2不同栽培基质对孔雀草‘华云1号’观赏性状的影响

3.2.3不同施肥方式和摘心次数对孔雀草‘华云1号’观赏性状的影响

3.3讨论

3.3.1长江中下游孔雀草适宜生长的时期

3.3.2孔雀草的花期调控

3.3.3栽培管理手段对孔雀草株型性状的影响

3.3.4栽培管理手段对孔雀草花的影响

3.3.5存在的问题

4孔雀草育苗及盆花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

4.1相关资料的搜集

4.1.1与孔雀草栽培相关的标准文件

4.1.2与孔雀草栽培相关的文献资料搜集

4.2地方标准的申报

4.2.1标准项目查新

4.2.2提交相关的申报材料

4.3标准的征求意见阶段

4.4标准的审批阶段

4.5标准的报批

参考文献

附录 湖北省地方标准《孔雀草育苗及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选用自主培育的孔雀草品种‘华云1号’及其原始亲本‘小英雄黄’,对其进行两个完整生长周期的栽培品比试验,通过对2个品种主要观赏性状的观测,验证了自主培育品种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另外本文还对‘华云1号’、‘晨韵橙’、‘小英雄橙’3个品种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栽培管理方式的比较实验,意在得到使孔雀草观赏性最佳的一套完善的盆花栽培流程。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1)对比品种‘小英雄黄’分枝性较差,头状花序直径较大,花数量较少,头状花序类型为重瓣型,颜色为浅黄色(Yellow Group9A);而自育品种‘华云1号’分枝性较强,头状花序较小,花数量多,头状花序类型为半重瓣型,颜色为浅橙色(Yellow-orange Group14B)。
  (2)实验选择的3个孔雀草品种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耐热性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可以正常生长;冬季5℃以上不会产生冷害。其中,对于春季播种的植株,3~4月份播种的观赏性状更好,盛花期可用于“五一”花坛用花;对于夏季播种的植株,7月份播种的观赏性状更好,盛花期可用于国庆节花坛。孔雀草春季播种比夏季播种开花早。对于不同栽培基质,河沙pH值较大(6.8)、EC值较小(0.65mS/cm),栽培得到的孔雀草植株形态瘦弱、分枝数少,单花期也比较短,不适宜观赏。而在培养土、园土、腐叶土、园土+腐叶土+河沙混合基质中孔雀草均株型丰满、花朵丰富,长势良好。对于不同施肥方式,只施用全效复合肥作基肥和每隔7~10天追施水溶性复合肥,均能使植株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状。不施肥的植株株型瘦小,植株生长缓慢,单株花朵数也比较少,观赏性差。摘心除具有推迟花期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影响植株的株型。两次摘心植株明显较为低矮,株幅也比较大;不摘心植株的株幅远远小于摘心植株;随着摘心次数的减少植株分枝数也明显减少;单株花朵数随着摘心次数的减少略有减小,变化并不显著。
  (3)研究通过实验和验证,制定了湖北省地方标准《孔雀草育苗及盆花的生产技术规程》,现已发布并实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