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养殖泥鳅溃疡病的发生及潜在病因分析
【6h】

养殖泥鳅溃疡病的发生及潜在病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前言

1.1 我国泥鳅养殖的现状

1.2 我国泥鳅养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1 形态特征

2.2 繁殖习性

2.3 生态习性

3.1 池塘养殖

3.2 水田养殖

3.3 网箱养殖

4 泥鳅的捕捞与运输

5 泥鳅养殖的水质控制与管理

6 泥鳅常见病害的防治

6.1 真菌性疾病

6.2 细菌性疾病

6.3 寄生虫疾病

6.4 生物敌害

6.5 其他病害

7 泥鳅溃疡病病害的研究状况

8 研究问题的由来和意义

第2章 养殖泥鳅溃疡病的发生及潜在病因分析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配制

1.3泥鳅发病时对养殖环境的监测

1.4泥鳅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环境的监测

2.2 病例检验

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特征观察

2.4 生理生化特性

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补充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发生在湖北省荆州市湖北五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泥鳅养殖基地的泥鳅溃疡病的发生和潜在病因进行了研究。从患有不同症状的溃疡病泥鳅体中分离得到了5株致病菌,分别为菌株N1、N2、N3、N4和N5。这5株菌株经革兰染色均为阴性,杆状菌。其中除菌株N1外,氧化酶测定均为阳性。另外,这5株菌株都能利用葡萄糖、甘露糖和麦芽糖等碳水化合物,但不能利用阿拉伯糖和肌醇。将5株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在NCBI中分别进行Blast分析后发现,菌株N1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相似性达99%,菌株N2、N3和N4与弧菌属(Vibrio)的菌株相似性均达99%,菌株N5与维里纳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相似性达99%。综合各纯化菌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特点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判定菌株N1为迟缓爱德华氏菌,菌株N2、N3和N4均隶属于弧菌属,菌株N5为维里纳气单胞菌。
  同时,作者对该泥鳅养殖基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便于分析养殖环境对泥鳅溃疡病发生的影响。经过对该基地发病比较严重的一个池子进行为期7天的调查发现,该池子平均水温达到29.4℃,pH为7.4~8.2,水中氨氮含量为0.4~1.5 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05~0.1 mg/L。水体偏碱性和水温偏高为上述致病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水体中氨含量偏高,能破坏泥鳅的皮肤黏膜和肠黏膜,降低了泥鳅自身的免疫功能。因此,水质的恶化,导致了病原菌的繁殖,及泥鳅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了本次泥鳅溃疡病的爆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