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蓝型油菜高产抗倒相关性状间的协调及遗传分析和QTL
【6h】

甘蓝型油菜高产抗倒相关性状间的协调及遗传分析和QTL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产量

1.2 作物倒伏

1.3 产量与抗倒伏协调的研究进展

1.4 油菜产量相关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1.5 油菜倒伏遗传研究进展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4 考种测产

2.5 统计分析方法

2.6 连锁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DH群体及双亲的相关性状表现

3.2DH 群体倒伏与产量协调的分析

3.3 DH群体遗传参数的估算

3.2 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4 讨论

4.1 倒伏与产量的协调

4.2 倒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4.3 倒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油菜生产上,由于受到品种、种植模式、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倒伏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到油菜的高产稳产,增大机械化收割难度,严重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基于存在的问题,以TNDH群体为材料,于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度种植于华中农业大学。以倒伏指数作为评价倒伏的指标,研究了倒伏与产量协调的方法,倒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倒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为他人研究油菜倒伏提供一定的基础。本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油菜的抗倒伏能力和植株的产量是一对矛盾的性状,油菜单产越高的植株一般情况下越容易倒伏,而抗倒伏能力强的材料产量却很低。苗高(SH)越高,单株产量(YL)越大,倒伏指数(LI)越大;株高(PH)/苗高(SH)越大,单株产量越小,倒伏指数越小。株高(PH)与单株总角果数(TSP)、倒伏指数(LI)、单株产量(YL)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0.538、0.673;倒伏指数(LI)与单株总角果数(TSP)呈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378,与单株产量(YL)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2;单株产量(YL)与单株总角果数(TSP)、每角果粒数(SP)、千粒重(TSW)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1、0.396、0.451。倒伏指数(LI)只与单株产量(YL)和单株总角果数(TS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产量(YL)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倒伏指数可以减少单株总角果(TSP),提高每角果粒数(SP)和千粒重(TSW);倒伏指数一定的情况下,想要提高产量,可以有效地减少单株总角果数(TSP),通过提高每角果粒数(SP)和千粒重(TSW)来提高产量(YL)。
  利用TNDH群体估测株高(PH)、每角果粒数(SP)、单株总角果数(TSP)、倒伏指数(LI)、总冠层(LMI)、茎秆充实度(SD)、含油量(OC)、蛋白质含量(PC)、水分(WC)、单株产量(YL)、千粒重(TSW)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基因数目,并通过估算各个性状的偏度、峰度系数分析影响各性状的基因间的作用方式。研究表明:上述11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84.29%、71.93%、67.94%、53.29%、80.24%、71.23%、84.64%、81.23%、85.29%、71.29%和64.53%;控制各性状的基因数目分别为13.7、12.4、24.7、31.2、12.7、21.4、10.3、11.5、10.9、11.2和13.8对。控制倒伏指数和充实度的基因间存在互补,控制单株角果数的基因间可能存在互作作用;控制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控制单株产量总冠层高、株高、种子的含油量、水分含量和蛋白含量的基因间无互作。
  在2014年和2015年两个环境下分别对倒伏和产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检测,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最终在两个环境中分别检测到27个和26个QTL。共检测到与株高相关的QTL共7个,单个贡献率为2.56~22.90%;与倒伏指数相关的QTL12个,单个贡献率为2.41~21.30%;与茎秆充实度相关的QTL6个,单个贡献率为5.90~14.09%;与每角果粒数相关的QTL8个,单个贡献率为4.17~14.96%;与千粒重相关的QTL6个,单个贡献率为3.25~21.30%;与单株总角果数相关的QTL8个,单个贡献率为2.69~11.51%;与单株产量相关的QTL8个,单个贡献率为4.81~22.4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