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胺丁醇与异烟肼协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
【6h】

乙胺丁醇与异烟肼协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前言

1.1结核病及治疗策略

1.1.1结核病治疗策略

1.1.2联合用药的重要性

1.2抗结核药物杀菌及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1.2.1抗结核药物杀菌机制

1.2.2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1.2.3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1.3基因表达调控与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关系

1.3.1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分类

1.3.2基因表达调控对分枝杆菌耐药性产生的贡献

1.4 TetR/AcrR家族转录因子

1.4.1 TetR/AcrR家族转录因子结构

1.4.2 TetR/AcrR家族转录因子调控机制

1.4.3 TetR/AcrR家族转录因子生理功能

1.5转录因子作为新型药物靶标的前景

1.6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思路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供试菌株

2.1.2供试质粒

2.1.3抗生素

2.1.4酶和试剂盒

2.1.5培养基

2.1.6缓冲液及试剂配制

2.2实验方法

2.2.1 EtbR和InhA相关基因的引物设计和PCR扩增反应

2.2.2蛋白质表达纯化

2.2.3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2.2.4凝胶迁移阻滞实验(EMSA)

2.2.5 DNA足迹实验(DNase I Footprinting)

2.2.6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2.2.7等温滴定量热实验(ITC)

2.2.8RNA抽提及实时定量PCR(qRT-PCR)

2.2.9 β-半乳糖甘酶活性分析

2.2.10分枝杆菌的基因敲除实验

2.2.11最小抑菌浓度测定(MIC)

2.2.12分枝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2.13药物胁迫下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生存率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非致死浓度的乙胺丁醇增加分枝杆菌的异烟肼敏感性

3.1.1 EtbR影响分枝杆菌的异烟肼敏感性

3.1.2 EtbR是一个TetR/AcrR家族转录因子

3.1.3 EtbR在分枝杆菌中高度保守

3.2 EtbR识别其自身及inhA基因上游一个20 bp的保守结合位点

3.2.1 EtbR蛋白质的纯化

3.2.2 EtbR在体外特异性结合自身启动子和inhA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

3.2.3 EtbR在细菌细胞内结合自身启动子和inhA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

3.2.4 EMSA截短实验鉴定EtbR的结合区域

3.2.5 DNA足迹法鉴定EtbR识别一个20 bp的保守结合位点

3.3 EtbR是一个转录抑制子,负调控inhA基因的表达

3.3.1 EtbR超表达菌株和敲除菌株的构建

3.3.2实时定量PCR检测EtbR负调控inhA基因的表达

3.3.3 β-半乳糖甘酶活性实验检测EtbR负调控inhA基因的表达

3.4 EtbR能特异性结合乙胺丁醇

3.4.1 ITC(等温量热滴定法)证实EtbR与乙胺丁醇存在相互作用

3.4.2 SPR(表面等离子共振)证实EtbR与乙胺丁醇存在相互作用

3.5 EMB能促进EtbR的DNA结合活性

3.5.1 EMSA实验证明EMB促进EtbR的DNA结合活性

3.5.2 SPR实验证明EMB促进EtbR的DNA结合活性

3.5.3定量分析EMB促进EtbR的DNA结合活性

3.6.1 β-半乳糖甘酶活性实验验证EMB促进EtbR的转录抑制活性

3.6.2 qRT-PCR检测EMB胁迫下BCG中inhA基因的表达水平

3.7 EtbR增强分枝杆菌中乙胺丁醇介导的异烟肼敏感性

3.7.2 EtbRMtb增强BCG中乙胺丁醇介导的异烟肼敏感性

3.7.3 EtbRMsm增强耻垢分枝杆菌对异烟肼的敏感性

3.7.4 EtbRMsm增强耻垢分枝杆菌中乙胺丁醇介导的异烟肼敏感性

3.8超表达EtbR使药物胁迫下分枝杆菌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存活率降低

4总结与讨论

4.1总结

4.2讨论

4.2.1 EtbR介导的乙胺丁醇和异烟肼联合使用机制

4.2.2 EtbR是一个新型的转录抑制子,结合EMB负调控inhA基因的表达

4.3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