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分析及处理研究
【6h】

武汉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分析及处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概述

§1.1高层建筑发展简史

1.1.1高层建筑及其特征

1.1.2高层建筑发展简史

§1.2高层建筑基础

1.2.1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

1.2.2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应用概况

1.2.3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1.3高层建筑桩基础

1.3.1桩基础的分类

1.3.2桩基础的发展与应用

1.3.3桩基础分析理论的发展

§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桩—土与承台共同作用基本理论

§2.1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

2.1.1单桩的荷载传递

2.1.2单桩的轴向刚度

2.1.3桩的破坏模式

2.1.4单桩承载性能的几个特殊问题

§2.2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

2.2.1群桩的荷载传递特性

2.2.2群桩的变形特性

§2.3承台结构与桩—土的共同作用分析

2.3.1桩—土与承台结构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

2.3.2桩—土支承体系的柔度矩阵

2.3.3单桩的桩顶支承刚度矩阵

2.3.4桩与承台的荷载分担比例分析

§2.4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2.4.1横向荷载作用下桩的传力特性和破坏性状

2.4.2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微分方程

2.4.3桩在横向荷载下的计算方法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天恒大厦工程概况及桩基事故现象

§3.1场地地质条件

3.1.1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结果

3.1.2岩土工程地质评价

§3.2工程概况

3.2.1上部结构

3.2.2基础

3.2.3基坑支护体系

§3.3桩基事故现象

§3.4本章小节

第四章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原因剖析

§4.1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一般原因

§4.2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原因剖析

4.2.1原设计方面的原因

4.2.2施工方面的原因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对基桩的影响评价及对原有基桩承载力的再确定

§5.1事故对原有基桩的影响程度的试验分析

5.1.1基桩的偏位大小及其偏位规律

5.1.2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

5.1.3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

5.1.4静载荷试验

§5.2事故后基桩极限承载力评价

5.2.1事故后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价

5.2.2事故后基桩水平极限承载力评价

§5.3事故后原有桩基承载能力总结

5.3.1竖向承载能力

5.3.2水平承载能力

5.3.3桩基的侧向稳定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加固处理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6.1线弹性地基反力法(m法)中参数的确定

6.1.1桩的计算宽度b1

6.1.2地基土比例系数m值的确定

§6.2桩身变形和内力计算

6.2.1桩身变形和内力计算方法

6.2.2桩柔度计算

6.2.3单桩刚度计算

6.2.4承台板底位移计算

6.2 5桩顶内力计算

§6.3天恒大厦桩基加固的有限元计算

6.3.1单桩刚度矩阵

6.3.2承台结构有限无分割及梁单元

6.3.3有限元计算及说明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加固处理

§7.1加固处理方案的确定

§7.2桩基加固处理方法

7.2.1补桩

7.2.2改原柱下单独承台为整板刚性承台

7.2.3地基土固化处理

§7.3本章小结

第八章天恒大厦桩基事故加固处理效果

§8.1加固处理后桩基础承载能力

8.1.1正过程评价

8.1.2逆过程评价

§8.2沉降计算

8.2.1计算沉降量

8.2.2沉降差及倾斜

§8.3沉降观测

8.3.1沉降量观测值

8.3.2沉降差及倾斜

§8.4本章小结

第九章总结与展望

§9.1总结

§9.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1

附图2

附表1桩位偏差(mm)及桩身完整性

附表2有限元计算结果(桩顶内力)

展开▼

摘要

该文首先对天恒大厦计基质量事故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此次桩基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根据事故后基桩低应动力检测结果、高应变动力检测结果和静载荷试验结果对事故后有原有基桩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再确定,分析了事故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对事故后在桩在土中的工作性状进行了研究,根据桩-土共同工作原理,利用线弹性地基反力法对桩身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单桩刚度矩阵;该文提出了针对类似的高层建筑桩基事故的一种新的——采取部分扑桩、设置整板刚性承台和软土固化处理的综合处理方法,并且根据桩土和承台结构共同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加固处理后的桩基础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天恒大厦桩基事故采用这种综合的加固处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单桩及桩基体系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均满足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