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影响
【6h】

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第三代的二膦酸盐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治疗前后0月,6月,12月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改变,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检测骨代谢标志物血钙、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同时记录不良事件并监测血尿、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相关安全性指标.结论: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疗效,且有良好的安全性.第二部分: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PBMC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6月进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并以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IL-1、IL-6水平,比较两组细胞因子及PBMC细胞数目治疗前后的改变.结论:利塞膦酸钠作为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口服治疗对PBMC分泌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及细胞数目并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利塞膦酸钠在整体水平并未影响PBMC参与骨代谢调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