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存储系统方案研究与实现
【6h】

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存储系统方案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课题背景

1.2网络存储概况

1.3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2网络存储技术概述

2.1传统存储结构

2.2网络附属存储技术

2.3存储局域网技术

2.4 IP存储技术

2.5虚拟存储技术

2.6本章小结

3邮政储蓄网数据存储系统总体设计

3.1邮政储蓄网数据存储状况分析

3.2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存储需求分析

3.3邮政储蓄网络存储方案设计

3.4数据备份策略设计

3.5数据存放策略设计

3.6本章小结

4邮政储蓄网数据存储方案及实现

4.1存储调整的目标

4.2存储调整的对象

4.3存储方案设计

4.4存储方案实现

4.5本章小结

5系统实现关键技术及性能分析

5.1存储设备

5.2系统可用性

5.3系统可靠性

5.4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5.5本章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不仅体系越来越复杂,而且数据流量也日趋增长。传统的分散式存储结构由于分散数据的格式不统一、数据传输中的网络拥挤等自身局限性,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存储、共享和集中管理等问题。网络存储的存储体系结构应运而生,目前主要有三种网络存储技术,即附网存储(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AreaNetwork)和IP存储(IP-SAN)。 目前传统的以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总线为主的存储技术已发展到以网络存储技术为主的NAS技术、SAN技术和基于NAS和SAN融合的IP-SAN技术。在分析当前网络存储技术特点以及存在的缺陷基础上,对三种网络存储方案进行了比较。通过对邮政储蓄网数据存储现状进行的调查显示,邮政储蓄网存储系统的部署方式仍然是分散的、直接连接存储DAS(DirectAccessStorage)结构的部署方式,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模式。为此,按照以数据为中心的存储模式的需求,考虑邮政储蓄网各应用系统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合理地选择了不同的技术来实现网络存储方案的优化。重点探讨了存储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系统采用了SSA(SerialStorageApplication,串行存储体系结构)结构保证数据的高速存取;高速缓存减轻对磁盘的压力;SDD(MultipathSubsystemDeviceDriver,多路径冗余软件)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库内部镜像软件(FlashCopy)实现数据的备份:数据管理软件PPRC(PeerToPeerremoteCopy,点对点远程拷贝)实现数据的容灾备份以保证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快速与可靠。最后提出了一种邮政储蓄网数据存储调整方案,并针对湖北邮政储蓄网络存储设计并实施了调整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